不同严重程度患者如何进行分级?
《标准》根据患者极端生命体征数值和基于生命体征的综合评分(MEWS评分,适用于成人)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层,分为极高危、高危和平诊患者。
极高危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患者生命,需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出现下列任何一项,包括:
急性起病或急性加重的昏迷;
存在气道梗阻表现或呼吸节律异常,呼吸频率≥30次/分钟或≤10次/分钟;
收缩压<90mmHg且合并组织灌注不足表现;
腋温<35℃或>40℃;
心电图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恶性心律失常:
血压提示收缩压≥210mmHg或舒张压≥120mmHg;
任何不能控制的外出血或内出血,伴有P≥110次/分钟或BP下降;
儿童出现面色苍灰、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无尿;肢端凉、皮肤花斑、低血压、外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心率减慢<60次/分钟并伴有上述低灌注表现;
儿童出现无反应,只对疼痛刺激有反应;抽搐持续>5分钟。
高危
患者目前无危及生命的危险,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将随时有可能发展为危及生命或造成永久残疾的临床情况。出现下列任何一项,包括:
急性起病或急性加重的意识改变(谵妄、嗜睡);
呼吸频率异常,22≤RR<30次/分钟,或10<rr≤12次/分钟;
收缩压<90mmHg,或较平时收缩压下降>30mnHg,但目前尿量不少,无组织灌注不足征象;
高热,腋温≥39℃;
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或有动态变化提示严重心肌缺血;
180≤收缩压<210mmHg,或110≤舒张压<120mmHg;
任何不能控制的外出血或内出血,不伴有P、BP变化;
儿童哭声弱;易激惹、烦躁不安、哭闹不能安抚或目光呆滞;喂养困难或吸吮力弱或严重呕吐、不能进食;外周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皮肤冷:口唇紫绀:
儿童对外界反应差,对声音刺激有反应;近期有抽搐发作。
平诊
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以各项指标判断无明显危及生命或致残的风险存在。根据《标准》,平诊是指排除极高危和高危患者后的其他患者。
患者转诊需求分级及转诊
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层及所需医疗资源进行转诊需求分级,如图:
对转诊需求分级为1级的患者,应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上级医疗单位急救车转诊。如受地理位置等条件所限,不能联系或等待急救车,需采用力所能及的安全转运措施尽快转诊。对转诊需求分级为2、3级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和家属诉求确定转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