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卫计委宣布去年获批240家三级医院无效

卫计委宣布去年获批240家三级医院无效

2012-08-27 08:19 阅读:6788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网* 责任编辑:网络
[导读] 卫计委宣布2011年评审的240家三级医院无效:卫计委叫停三甲医院评审,去年评审的240家三甲医院存在把关不严,在评审中有严重的管理漏洞,卫计委的紧急叫停是对社会负责,对患者负责。按照2011年的评审结果有些乡镇医院都直接晋级三甲,对医院来说是费用提高了

    近日,卫计委要求开展评审“回头看”,2011年后新增的240多家三级医院被视为无效,要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得为新增的三级医院颁发证书和等级标识,已发给的要立即收回。三级医院评审存在什么问题?医院等级评审制度意义何在?调查发现,除了“三甲”,需要“回头看”的还有医院等级评审制度本身。

    批量评审

    乡镇医院挂上“三甲”招牌

    1998年,我国暂停医院等级评审工作。2011年,卫计委重启等级评审,随后,各地医院掀起“争级上等”的热潮。

    “全民皆兵,整个医院都在为评级做准备。”正在为晋级努力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副院长王永光说,这对不少医院是头等大事。

    “即使掉两层皮,也得冲进‘三甲’!”重庆一位“三级乙等”医院院长的“狠劲”道出不少同行的心声。

    除省市级医院外,一些县级医院也加入进来。

    卫计委医管司评价处处长刘勇近日透露,自2011年以来,全国晋升三级的240多家医院中,一半左右为县级医院,有些10万人口的县就配置一家“三甲”医院,甚至乡镇卫生院也挂上“三甲”。

    2011年3月,浙江省卫生厅公布新一轮“三甲”医院名单,全省26家医院申报,21家通过,通过率达80.8%。同样在这一轮评审中,广东省东莞市厚街医院等多家镇级医院晋升“三甲”。

    紧急叫停

    评审结果须报卫计委核准

    有条件的医院纷纷评“三甲”,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起码也要挤进三级。为此不少医院不断圈地扩建、大手笔引进设备。

    刘勇认为,这种状态容易破坏整个医疗服务网络,如果当地的就医量无法支撑医院的正常运转,就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对控制医疗费用等造成负面影响。

    此次卫计委要求开展评审“回头看”,就是针对部分省份评审缺乏规划、尺度过松、三级医院数量攀升等现象。卫计委专门下发《关于规范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新增的三级医院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得发给证书和等级标识,已发给的要立即收回。各地“三甲”医院及规划新增三级医院的评审结果,须报卫计委核准。

    新闻背景

    “三甲”是医院最高等级

    医院等级评审启动于1989年,综合医院按任务和功能,由低到高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三级医院定位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医院。而每级则根据医疗水平及设施条件等,又分甲、乙、丙三个等级。“三级甲等”是目前我国医院的最高等级。

    利益驱动

    晋级意味着更多收费更多病源

    三级医院收费标准比二级高出约30%,还能吸引来更多的医疗人才和病源,这样医院才能进一步发展。

    “三甲”,意味着最好的医疗条件、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但其意义并不只此。“‘三甲’这块金字招牌,吸引着优质资源,对医院极具诱惑力。”北京一位“三甲”医院院长说。

    只要晋升到“三级”,就意味着收费标准可以更高。卫计委《医院分级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收费应与医院级别挂钩。级别不同,门诊挂号、住院床位收费等都应有所不同,以适当拉开档次。据悉,三级医院收费标准比二级高出约30%。

    “三级”意味着政策更优,可以购置更加高端的设备,享有更多的科研项目资源。如卫计委明确要求,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专科所在医院应为三级医院。

    “三级”还意味着更大的平台、声誉,能吸引来更多的医疗人才和病源。王永光说,患者就医都有趋高心理,有了三级医院的标签,自然会成为患者选择的重要依据。医院有了病源,进一步的发展就有了基础。

    然而,医院等级评审背后,不仅仅有着不平等的待遇,还存在着一些更为复杂的因素。“有的评审组到地方,都得警车开道!”一名地方官员说。

    此外,医院等级评审多与其行政级别相关,在评选“三甲”时,省级医院比市级医院更有优势。

    另有专家指出,**主导的评级在基层容易变味。一位网友说:“评级花钱就能过,我们医院花了几百万,那么多问题都能解决。”

    制度争议

    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

    针对目前医院评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些业内人士提出质疑,目前的评级制度还有无存在的必要?对医院又该如何分类管理?

    对评级持肯定态度者指出,分级管理宏观上推动了医疗服务网络的形成,微观上鞭策了医院个体的成长。江西广济医院院长史希杰坦言,等级评审过程比较繁琐,从申报到评定结果出来耗时一年,但通过评审,医院的业务水平和内部规范化管理确实上了一个台阶。

    也有不少医生抱怨,尽管评审的初衷是为促进医院发展,实际上却逼迫医院、医生做了大量医疗以外的事情。为了评级,一些医院比规模、拼设备、拼人财物、拼贷款甚至大量造假。

    “医院的分级认证,不是管理行为,是一种服务行为,应该引入第三方的认证机构。既然是一种服务,等级认证不应该由一个部门垄断。”北京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说,“发展多元化的认证体系,在认证过程中引入竞争,相互促进,这样才是完善我国医院评级制度的一个根本方法。”

    曾在德国、荷兰留学的王永光说,在国外,医院只有类别之分,没有等级之分,有排名也是第三方的评价。他建议,基本医疗不应分三六九等,只按专科专项管理,收费标准在同一地区也应一致。

    点评:

    卫计委叫停三甲医院评审,去年评审的240家三甲医院存在把关不严,在评审中有严重的管理漏洞,卫计委的紧急叫停是对社会负责,对患者负责。按照2011年的评审结果有些乡镇医院都直接晋级三甲,对医院来说是费用提高了,医疗水平却还是保留在原来的水平,也承接不了带教学生的责任,对患者则是增加了就诊费用却享受不了同等费用的待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