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患者权益,促进行业规范,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24日在京宣布,将对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开展行业信用评价。诚信危机导致了整个民营医疗市场的低迷状态,此举或将全面提升社会医院诚信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及服务能力,达到社会医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目的。
上世纪90年代,民营医院的登台亮相,被认为是打破公立医院垄断、促进竞争、改善服务的契机。然而随着民营医院的“遍地开花”,越来越鱼龙混杂的民营医疗市场导致了民营医院的信誉声名日下:医院给医生下达经济指标,并指导如何骗取患者钱财;被“包装”出来的“专家”中,多是退休医生“发挥余热”,甚至还有人“张冠李戴”;患者长途跋涉花费数千、上万元,用麻袋背走医生开出的药品,却无半点功效;科室主要集中在美容、牙科、性病、皮肤病、男女不孕不育……可以说,至少有一半的民营医院急功近利,急于把投出去的钱赚回来。
自新医改以来,我国社会办医的规模和服务能力迅速增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张涛介绍,我国非公立医院的数量从2010年的7068家,增长到2014年的12546家,占比从总三分之一上升到将近二分之一。非公立医院床位数量从41.2万张上涨到87.6万张。但是,由于少数非公立医疗机构采取的一些不规范的诊疗行为,给患者利益造成损失,给社会办医的形象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国家卫计委在鼓励社会办医的同时,希望依托各方力量,采取与行业协会合作等,加强对社会办医的管理和指导,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会长李月东表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进行医疗卫生行业大数据治理的核心手段。信用体系建设和行业自律是我国非公立医疗领域持续规范发展的保障。2015年8月4日,经专家评议和答辩环节,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正式取得了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行业信用评价资质,取得资质后,协会进行了一系列的行业信用评价准备工作,制订了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流程,修订了行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拟定了行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目前,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将逐步按照工作部署,开展行业信用的评价工作。
与此同时,协会只是在倡导,作为活动的引领者,但却没有“处罚”的权力。也就是说,只有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真正“渗入”其中,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