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2014年超10%医生遭受身体暴力

2014年超10%医生遭受身体暴力

2015-04-27 19:44 阅读:1052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学**涯 责任编辑:学海无涯
[导读] 近日,由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以及***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计委等政学研用单位形成的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在复旦大学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

    原标题《超10%医生去年遭受身体暴力》

    近日,由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以及***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计委等政学研用单位形成的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在复旦大学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

    围绕“健康中国,2020风险与治理方略”主题,结合前期协同成效,中心成员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新疆医科大学)共同发布“医患关系冲突社会聚集根源与影响分析以及医改风险和挑战的思考”、“慢性病防治工作应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和“输入性传染病的风险预警及防控”等风险预警治理方略。

    医患关系重要性居第三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针对医患矛盾不断激化的趋势,分中心首席科学家吴群红教授对医患冲突十年演变及深层次原因做了一个分析。

    她认为医患关系本质的异化是导致医患冲突加深的深层次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推手是不断强化医疗服务市场化趋势,而医疗服务过程的高技术化和物化趋势也深刻地影响了医患关系的互动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关系已经成为影响多维医患要素关系中的重要关系。

    当然医患关系冲突加剧还受到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各类媒体、医院、**及相关部门、患者及家属、医护个人以及社会公众是医患矛盾的主要责任主体。

    让专家们惊讶的是:医患关系成为仅次于直系血缘和亲缘关系之外的最重要关系。

    有调研结果显示,9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众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最为重视和珍视的是将人类赤条条带进这个世界的直系血缘关系,其次有67%的认为亲属关系很重要。然而令人吃惊的是,高达66.1%的人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排列在第三位。

    近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326所医院的调查显示:每年每所医院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2012年的27.3次; 遭遇患者扰乱医院诊疗秩序的占73.5%, 发生的打砸事件有143起,占43.9%;对医院设施直接适成破坏的占35.6%;打伤医务人员113人,占34.7%.

    吴群红介绍,引起媒体和社会公众高度聚集的典型医患冲突案例重案例数量正呈现不断上涨态势,从2004年的4例上升到2013年和2014年两年共90例。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反映出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

    十年典型医患关系冲突直接原因是哪些?从患者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治疗结果、过程、患者的恶性不满情绪、医生服务态度、患者病情恶化以及患者不了解医学知识以及对医生期望过高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而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由医生服务态度、医疗资源紧张、医护人员责任心、医疗事故、就医等待时间过长、医生专业技术以及医患沟通不畅等原因造成。

    哈尔滨医科大学课题组对960名医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14年一年中,有10.8%的被调查者遭受身体暴力,72.8%的被调查者遭受过非身体暴力;对588名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遭受到身体暴力的占7.8%,遭受到非身体暴力的有70.9%.

    医患紧张有六责任主体

    调研显示,导致医患紧张加剧、医患冲突频发的主要责任主体有6个:其责任大小排序依次为:各类媒体、医院、**及相关部门、患者及家属、医护个人以及社会公众。78.2%的人认为媒体的责任大,67.4%的调查者认为医院责任大,57.4%认为**责任大;53.8%的认为患者的责任大,50.2%认为医保的责任大,49.4%认为医生的责任大。多个医患关系关键利益有关主体的角色、行为对医患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吴群红教授认为,医患关系冲突加剧、矛盾的持续积累会对社会稳定带来风险并加大下一步医改的难度。对此,她对下一步医改策略提出了四大建议:第一,任何忽视医改政策关键实施主体——医生的需要和合理利益诉求的医改目标注定是无法实现的;第二,**主导并辅以必要的市场手段的运用,而不是更全面市场化应该成为中国卫生改革的基本共识和方向;第三,医患关系的改善是一个需要多元责任主体参与的社会系统改造工程;第四,医患关系的恶化不仅仅损害的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它同样深深地撕裂社会的文明和信任,需要每一个公民以及整个社会的深刻反省并赋予积极的行动。

    (来源:东方早报;记者 韩晓蓉)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