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统计,美国约有2580万成年和儿童糖尿病患者。为了调节激素水平,25%的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研究人员已经多年致力于开发一种胰岛素药丸,这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胰岛素药丸可以让患者不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也能确保害怕**的患者在需要时服药。据一项发表在《Biomacromolecules》上的研究,研究人员可能已经发现了一种方法来开发长期以来一直寻求的胰岛素药丸。
研究小组由印度国家制药教育和研究学会的Sanyog Jain带领。他们解释,有了胰岛素药丸,人体内可分解食物的消化酶类会在作用之前也分解胰岛素。此外,肠很难吸收胰岛素,意味着胰岛素不易进入血液。
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小鼠研究。研究者将胰岛素包入脂质体(小的脂肪囊,由和细胞膜一样的原料制成的“泡”)。脂质体已用于其他治疗,包括一些抗癌药。之后脂质体被涂上叫做高电解质的保护分子层,防止被消化酶分解。为帮助这些涂层脂质体进入血液,研究人员给它们附上叶酸。叶酸,即维生素B9,是水溶性化合物,已知可以帮助携带脂质体透过肠壁进入血液。研究人员随后在一组糖尿病小鼠身上试验了涂层脂质体,将结果与标准胰岛素注射相比较。结果显示,药丸降低小鼠血糖的水平和胰岛素注射几乎一样。此外,涂层脂质体的效果持续时间更长。
也有其他形式的、避免注射的胰岛素注入形式。今年早些时候,《Medical News Today》报道了一项研究:对于儿童,胰岛素泵比注射更有效。但是,胰岛素泵需要将探针扎入患者的皮下,连续不停地注入小剂量的胰岛素。这仍是侵入性的。因此科学家们仍致力于开发胰岛素药丸。
研究者表示,他们希望这一研究的设计策略为设计配位铆合、基于高电解的稳定的药物递送系统领域做出大的贡献。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其稳定性佳、简便易行等诸多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详细]
对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疗距离现实又近了一步,一项早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输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