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我国急需加快研发儿童专用药步伐

我国急需加快研发儿童专用药步伐

2013-12-27 09:49 阅读:1078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众所周知,在疾病治疗中,只有使用了正确的剂量和合适的剂型,药物才会安全有效的发挥作用,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但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现实是,儿童药物缺乏剂型和剂量,长期以来均以成年药切割后代之。

   

    众所周知,在疾病治疗中,只有使用了正确的剂量和合适的剂型,药物才会安全有效的发挥作用,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但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现实是,儿童药物缺乏剂型和剂量,长期以来均以成年药切割后代之。因此专家呼吁,儿童用药是我国医改目标中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大缺口,我国应尽快制定儿科药品的发展规划,促进儿科药品的研发和生产,只有量身定制,儿童用药的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孩子生病,吃药比成大人烦得多,成人吃一粒,孩子可能只要吃半粒,三分之一粒,甚至更少。家长最头晕的就是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写的:儿童酌情减量的字样。这酌情减量是多少呢?一半?还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说不准?为什么很多时候孩子要吃成人的药呢?为什么很多药都没有适合孩子吃的剂型呢?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药房记者了解到,我国极其缺乏儿童药的剂型和剂量,在我国3000多个药物制剂品种中,供小孩使用的药物剂型,加上中成药也只有60多种,小于2 % .而世卫组织最新版的国际儿童基本用药目录中,已经收录的安全性强的儿科用药有200多种。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这样的大型儿童专科医院,儿童药所占的比例也只有3.3%以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李智平告诉记者:我们医院大约有800种药物,专属儿童药物仅有25个。除了儿童药的剂型缺乏外,同一种药物国内在剂量规格上也比发达欧美国家少许多。李智平说:与门诊患儿需要家长回去自己分割药物不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孩子吃得药,是由医院分割好的。每天有四、五个药剂师,要工作八、九个小时,就是为了切割药品。他们先要把药片碾碎后,再用天平称。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住院药房有一个直径不过5毫米、仅20毫克叫安体舒通的药,医院每天有80多个住院医嘱,要求把它分割成二十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不等的片剂。要把它准确的分成二十分之一,的确很困难,而且很难获得准确的药物剂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特需诊疗中心主任、儿科教研室副主任周蓓华告诉记者:很多药并不适合分割后再使用,因为每种药都有它的不同特性和功效,如有的肠溶药物需到肠子里才能吸收,但分割后,就把它表面的一层保护膜打掉了,药物到达胃内,药效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它被胃酸破坏掉了。而另一方面,用在成人身上是安全的药,用在孩子身上未必安全。根据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的统计,4岁以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中最高的是抗生素,而这类药恰恰是最缺乏儿童剂型的。我国有许多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并没有注明儿童剂量,导致不良反应报告相对比较多。那么,为什么药厂就不能生产一些适合儿童的专用药呢? 据记者了解,每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的药物剂量不一样,剂型规格的要求也会多一点。但对于厂家来说,儿童药物不像成入药物那样,可以大批量的生产,每个规格再分的话,加上每个规格生产量不多,就会影响厂家的利润。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目前儿科临床试验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儿童药物研究方面的专门立法和行政规定。而药品不经过临床试验,就无法生产出针对儿童的剂型。如今申报一个新药,要求很高, 导致儿童安全用药临床研究无法达标,也直接造成新药很难通过国家审批。专家认为:我国急需加快研发儿童专用药步伐 规范深入儿童临床试验,尽快采纳和完善基本药物目录与用药指南,同时,国家相关政策应该有所倾斜的,以激励制药企业研发儿童专用药,确保儿童用药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