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科学家通过基因组研究为控制香港猩红热疫情寻找途径

科学家通过基因组研究为控制香港猩红热疫情寻找途径

2011-06-27 14:18 阅读:86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香港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发布对香港猩红热致病菌株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了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及多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

    今年猩红热疫情在香港呈现出异常高发趋势。今天,香港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发布对香港猩红热致病菌株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了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及多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

    猩红热的病原体是化脓链球菌。该病菌可通过皮肤伤口或者唾液(空气飞沫)传播。通常春夏之交是猩红热的高发期,但从今年香港感染人数的增长趋势来看,高峰期可能会持续整个夏天。

    研究小组发布的结果表明,本次香港猩红热致病菌株属于链球菌M12血清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此次香港流行的菌株与该血清型的其他菌株相比,获得了一个编码超抗原的毒力基因,该基因以前只在引起重症感染和高致死率的M3型化脓链球菌中发现过。研究人员推断该基因可能是通过噬菌体被转移到香港爆发菌株中(类似此次德国暴发的大肠杆菌获得强毒性的机制)。超抗原可以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激活大量T细胞(免疫细胞)并产生应对机制,可能引起机体发热、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该血清型菌株获得外源毒力因子可能是这次猩红热广泛流行,且出现重症及死亡患者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调查还发现,该菌株携带了一些抗药性基因,其中包括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若酮类抗生素的抗性基因。这些抗药性基因的存在可能会对抗生素治疗造成一定困难。

    该研究小组还将继续对该病菌的遗传图谱进行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的研究,找出此次病情的暴发原因和病菌的进化变异机制。华大基因已公布了该菌株最新的基因组图谱并将继续更新图谱信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