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新的家族性FSGS易感基因INF2致病机制的新发现

新的家族性FSGS易感基因INF2致病机制的新发现

2011-02-26 10:27 阅读:2795 来源:PNAS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国际生物科学研究顶级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成果:“新的家族性FSGS易感基因INF2致病机制的新发现”

  最近,国际生物科学研究顶级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成果。此次发表的“新的家族性FSGS易感基因INF2致病机制的新发现”一文,作者是儿中心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肾脏内科的儿童遗传性疾病课题组成员孙骅博士。
  FSGS是一类表现为儿童和成年人肾病的慢性进展性肾小球疾病,绝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症。FSGS也是造成肾功能恶化和慢性肾衰的最主要的肾小球疾病类型,同时存在治疗拮抗,因此,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成为国际上肾脏病诊治领域内的热点与难点。此次,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转化医学研究所孙骅博士课题组运用基因克隆和突变,以及一系列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实施大家系的连锁分析,首次发现在肾小球足细胞中,INF2通过与细胞微丝骨架调节蛋白mDia相互作用,负向调节Rho/mDia活化引起的细胞骨架异构以及足细胞表型改变,从而维持足细胞的正常功能,并证实INF2致病突变通过干扰这种相互作用而导致足细胞对损伤信号的易感性,同时也证实了新的FSGS易感基因INF2的突变是引起家族性肾病的重要原因。课题组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基因突变的致病意义,FSGS易感基因的变异是影响或者决定患者临床表型、病程进展、治疗反应和预后,以及移植复发率的重要遗传学因素。该研究源于临床病例的遗传学资料,从分子水平诠释了INF2突变导致FSGS的发病机制,以及不同突变与不同临床表型和预后的关系。该研究也是对转化医学和个体化诊疗实践进行的一次十分有益的探索。
  本研究项目得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EPT人才培养计划的资助;同时,美国哈佛医学院遗传性肾脏病实验室对本研究项目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