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聚焦医患关系“死结”

聚焦医患关系“死结”

2011-01-26 16:29 阅读:1936 来源:时代商报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在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多位省政协委员都提出了以“医改”、“过度医疗”、“维护就医环境”、“加强医患**预防”等为关键词的提案。既有广大消费者的声音,也有医院的苦衷

  

       在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多位省政协委员都提出了以“医改”、“过度医疗”、“维护就医环境”、“加强医患**预防”等为关键词的提案。这里既有广大消费者的声音,也有来自于医院的苦衷。
  镜头一:贵!
  切除胆囊花费近两万
  曾有一名患者在某省大医院动手术切除胆囊,住院17天花了1.7万元。同样的手术,在县级小医院也就3000多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教授在南京医科大学做《关于医学技术发展的价值思考》报告时指出,20年前,胃癌诊断需440元,而现在基础诊断需2830元,运用高端技术则需达到8000元到1万元;胃癌的化疗已从20年前的每人次100元提高到现在的1.5万元。他认为,医药生产、流通领域对医疗技术的过度使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主要也是医患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点评: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进步,本该降低的医疗成本一路攀升,给大众带来沉重的负担,“病不起”已经成为大家的口头禅。
  镜头二:险!
  不信医生险埋“祸根”
  前不久,在沈阳市的某公立医院,有对父母带着孩子来看感冒。经验丰富的医生建议去做详细检查,怀疑孩子身体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家长就是不信,说是医生想骗取检查费。后来医生耐心解释,表示如果检查结果没问题,自己会给家长交待。之后检查发现,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长才感觉到问题严重,忙向医生致谢。
  点评:如果不是医生的坚持,孩子的先天性心脏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现,知道会引起多严重的后果。家长不愿带孩子做过多的检查,一是医疗知识缺乏,二也是不愿承担过多的医疗费,甚至可以说是被“过度治疗”吓跑了,但这样会造成更大的问题。
  镜头三:疑!
  “医院侵犯我财产权”
  2010年,沈阳一男子质疑医院用错药,导致被自己撞伤的患者病情加重,遂将医院告上法庭,称医院侵犯了自己的财产权。
  原来,该男子掏钱为被自己撞伤的患者埋单,偶然发现医院给伤者用的药,可能导致伤者病情加重。该男子状告医院,理由是让患者病情加重后再治疗,增加了救治成本,而救治费用大多是自己负担的。
  点评:这是《侵权者责任法》实施后,沈阳出现的第一例非患者告医院的案例。原告方认为,掏钱给别人看病,就应该了解治疗的方式,而且医院用药却有不妥之处,自己有权**。
  纠结:就医要过“三道关”
  多年来,患者到医院就医要过“三道关”.首先是“过度检查”:不管患者得什么病,几乎都要经过各种医疗设备的轮番检查,即使病征明显,依然要做彩超、CT、磁共振等,动辄数百元、上千元,一方面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一方面让患者经济负担沉重。第二关就是“过度治疗”:医生不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有效治疗,往往是“小病大治”,甚至是“无中生有”.第三关就是“大处方”导致的“过度用药”.例如患者一次普通的感冒,普通的药就可治疗,医生偏偏使用昂贵的药品,要花费千元以上。
  无奈:医患关系打“死结”
  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是导致**的重要原因,对“看病贵、看病难”难辞其咎。“信息不对称”,是由医疗卫生行业及医患关系的特殊性质决定的,患者对怎样治病当然不如医生清楚,这种“神秘感”自然会被“利用”,患者有时候敢怒不敢言。这种“不对称”给公众造成的恐慌,也容易让患者产生畏难情绪。不敢就医,不相信医生的话,甚至延误病情。
  有医生也向记者大吐苦水,“其实都是为他们好,可他们不信,转了一圈问题严重了再回来治,可你第一次跟他们说,他们根本就听不进去,总是误会医生想吃回扣。”看来,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已然成为一个“死结”.
  建议:着力化解医患矛盾
  针对如何化解医患双方矛盾,省政协委员们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建议。
  辽阳市政协副主席唐可心认为,遏制过度医疗,首先应从强制推行临床路径(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做起。应设计约束性指标、出入院指标,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级医院按比例使用基本药物。
  同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份额,降低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率。建立二三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分片包干和双向转诊制度,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投入。**作为最大的买主寻找最佳性价比的基本药物,并以团购形式实现医疗服务高性价比的打包购买。
  省政协委员李贵轩认为,应从法律层面保护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医疗**出现后,任何人都不能在医疗单位寻衅闹事,医疗单位所在地派出所应第一时间出警并采取措施,尤其要重拳打击“医闹”.另外,建议人民**审理医疗**案件时,邀请具有医学知识的陪审员陪审。
  省政协委员胡海洋认为,应引入“第三方机制”,比如让医保机构作为第三方来代表患者,与医疗卫生机构展开医疗服务方面的博弈,能较好地帮助患者消除和解决“医患信息不对称”问题。
  业内声音
  医生的知识太廉价
  对于医患矛盾,从事医疗卫生行业多年的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爆料说,医生也有苦衷。
  学医的本科生,要5年才能毕业,直到能***执业那天,至少需要8年甚至更长时间。时间成本是医科生自己付出的。但现在的挂号费才5-10元,基本功资平均3000元,医生的知识太廉价了,如果不从其他方面搞点“灰色收入”,可能还不如高级饭店的服务员收入高。如果医生开的药提成都不高,那么没有哪个医生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大处方的。而如果提高能体现医生技术水平的项目费用,也会鼓励医生专研技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