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泸州市江阳区邻玉街道兴隆村,一谈起独臂老中医梅友权,乡亲们无不翘起大拇指:“是一位难得的好医生啊!”
7月18日上午,笔者慕名来到兴隆村,在“兴隆卫生室”看到,一名年近六旬的独臂老人,正一边拉开药箱熟练地捡药、称药,一边给患者介绍用药禁忌。一打听,这人正是梅友全。送走最后一个看病者,梅友全与笔者交谈起来,叙述了他一生的经历。
1975年12月的一天晚上,在兴隆村糖厂工作的梅友全由于机器出现故障,右臂不慎被卷了进去,命虽保住了,从此永远失去了右臂。这一年,梅友全20岁。在乡亲们的关怀支持下,梅友全走上了中医之路。在泸州名中医王明杰悉心指导下,梅友全从《中药基础知识》等书本学起,认真研习,成为当时泸州市唯一获得市卫生局颁发的乡村医生资格证书者……
1976年底,梅友全在村里开办起了个体诊所。一只手为病人把脉、开处方、拿药……困难可想而知。诊所刚开业时,村民也半信半疑,诊所几天不见一个人影儿。直到有一天,梅友全的精湛医术治好了一名在大医院吃药打针住了20多天都不见好转的病人后,村民这才折服了。此后,找梅友全看病的村民开始多起来。如今,梅友全的病人遍布浙江、山东、河南、贵州、云南10多个省、市。
高尚的医德,是做一名好医生的根本。“先治病救人,这是医生的起码责任。”梅友全说。由于自己的诊所设备有限,很多病要通过大医院作全面体检后悔友全才能对症下药,但个别病人有时连几百元检查费都有困难,梅友全就掏钱先给其垫上。
46岁的江阳区蓝田街道新华村村民古富能,由于患脑瘤,在泸州医学院动了手术后,欠下几万元债务。今年3月,古富能找到梅友全,梅友全二话没说接纳了他,“等病好后有钱再给。”如今,在梅友全的精心治疗下,古富能又开始到工厂上班了。
周边的村民莫不感叹:“类似的事情说不完。”
凡来梅友全诊所看病的患者,费用少则减收三分之二,有的干脆不收,甚至倒贴费用。梅友全粗略估计,仅去年他就减收病人费用约10万元。
梅友全月收入2000多元,村民至今累计暂记在本子上的药费欠账就有2万多元。其实梅友全的家境也并不轻松,“直到去年我才还清两个女儿上大学欠下的3万多元费用。”
梅友全说:“当初在我失去右臂绝望之时,是乡亲们的信任给了我温暖和力量。减免医药费,就当是对他们的回报……”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