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止专家共识(2008)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7-26 05:00
阅读:291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PDF】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止专家共识(2008)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budaowong999 资源分类: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论文 资源售价:0 爱医币 资源大小:0.23M 关注
【PDF】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止专家共识(2008)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
budaowong999 资源分类:
医学 -
临床其他 资源属性:
论文 资源售价:0 爱医币
资源大小:0.23M
关注入数:606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47人
上传日期:2012-09-29 10:06:03
概述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是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技术操
作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明确椎管内阻滞并发症的基本防止原则、降低椎管内阻滞的风险并最
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依据当前的研究资料制定出《椎管内阻
滞并发症防止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仅为提高麻醉质量而制定,不
具有强制性,也不应作为医疗责任判定的依据。
总体而言个,椎管内阻滞并发症可分为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和穿刺与
置管相关并发症三类。
一、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
(一)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是椎管内阻滞最常见的生理效应。低血压一般定义为收缩压低于90mmHg,
也可定义为收缩压(或平均动脉压)的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 30%。椎管内阻滞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为8%~33%。心动过缓一般指心律低于50次/分,其发生率为2%~13%。 严重的低血压和心动过
缓会导致心跳骤停,是椎管内阻滞严重的并发症。
1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机制
(1)交感神经阻滞引起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回心血量减少,是最常见的原因;
(2)椎管内阻滞后血液再分布、心室充盈不足,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及交感神经活动减
弱,导致椎管内阻滞后突发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跳停搏;
(3)T4 以上高平面阻滞,阻断心脏加速神经纤维(发自T1~T4 水平) ,削弱心脏代偿功能,进
一步加重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4)其他因素,如局麻药吸收入血引起心肌负性肌力作用;所添加的小剂量肾上腺素吸收入
血的β2 兴奋作用(扩血管效应);可乐定的α2 兴奋作用、抑制突触前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和直接地
增加副交感活性等机制,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2 、危险因素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