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桑叶
【性能】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功用特点】
轻清疏散,甘寒清润,疏散风热作用较为缓和
苦寒清泄肺热,甘寒凉润肺燥,治肺热燥热咳嗽尤宜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犯肺,发热、咽痒、咳嗽)+菊花、薄荷,
作用——轻清疏散,清肺热、润肺燥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咳嗽痰少,色黄黏稠,干咳咽痒)
作用——苦寒清泄肺热,甘寒凉润肺燥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作用——苦寒入肝,平降(抑)肝阳
4.目赤昏花——火热实证,目赤涩痛+菊花薄荷
精血不足,眼目昏花+枸杞子
作用——苦寒清泄肝热;甘润益阴明目
5.血热妄行出血
【用法用量】煎服,5~9g,或入丸散。
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2. 菊花
【性能】辛、甘、苦,微寒。肺、肝
【功效】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功用特点】
芳香疏散,甘寒益阴,苦寒泄降。
善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清泄肝热以明目,为眼科所常用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桑叶相须为用
作用——疏散肺经风热
2.肝阳上亢一头痛眩晕,头重脚轻,烦躁易怒
作用——清肝热、平肝阳,
3.目赤昏花(眼科良药)
肝经风热+薄荷
肝火上攻+决明子
肝肾精血不足+枸杞子(眼干涩、视疲劳)
4.疮痛肿毒
作用——清热解毒(野菊花)
【用法用量】煎服,5~9g。
疏散风热宜用**花
平肝、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比较】桑叶―菊花
相同点
疏散风热: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
平抑肝阳: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清肝明目:风热或肝火目赤肿痛
肝肾不足之目暗昏花
不同点
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主入肺经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肺热及燥热咳嗽常用。
菊花:平肝清肝之力较强,主入肝经能清热明目。肝阳上亢及目赤昏花常用。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