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瞬间,温暖了医护人的朋友圈
2022-01-28 15:00
阅读:3430
来源:健康报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在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医学人文的点点星光。
在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医学人文的点点星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行的“以医者的名义,讲述生命与医学的故事”暨“广慈—荣昶”医学人文大赛决赛中,医护人员分享了他们的故事。“护士,门外有个姑娘蹲在地上哭,好像很不舒服,你能不能去看一下。”那晚,急诊重症室护士赵忆楠正值班,她赶紧往门外走去。“我肚子好痛,没有家里人……我自己一个人来的。”过了好一会儿,那姑娘才直起身,抽泣着断断续续地告诉赵忆楠。看着她虚弱的样子,赵忆楠急忙扶着她往急诊大厅走。陪她等待预检时,赵忆楠了解到,姑娘前两天口服了抗凝药物,导致月经出血量巨大,而且出现了严重的痛经症状,不得不半夜一个人来看急诊。赵忆楠扶着她来到诊室门口,但她迟迟不愿坐下,轻轻在赵忆楠耳边说:“我身上的黑色裤子已经湿透了,我怕弄脏椅子。”正好保洁阿姨路过,赵忆楠赶紧借了个一次性垃圾袋帮姑娘铺在椅座上。“你安心坐着等医生,不用怕。”说完,赵忆楠回到自己岗位上继续工作。大约一小时后,姑娘又找到了赵忆楠:“小姐姐,刚才谢谢你,我看完医生,准备回去了,特地过来告诉您一声。”赵忆楠看到姑娘灿烂如花的笑脸,心底涌起一股暖流。造口患者被拉出来的肠管在腹壁上犹如一朵娇艳的红玫瑰。泌尿外科护士黄琦第一次给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更换造口袋以失败告终,只得向护士长求助。护士长拿来造口粉、皮肤保护凝胶,一边更换造口袋,一边为患者老刘和他妻子讲解以后在家更换袋子时要注意的事项。就在老刘出院前一天,黄琦再次为老刘更换造口袋。这一次,黄琦已得心应手。老刘笑着问:“小黄,你怎么进步这么快?”她不好意思地答道:“上一次之后,我在自己身上贴了个造口袋,试着模拟练习。”半年后,黄琦正在病房里忙碌,一个熟悉的声音忽然从耳边传来:“小黄护士。”一回头,是老刘。老刘笑着说:“特别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黄琦内心非常感动,因为这是第一次,一位患者因为她的护理而记住了她、认可了她。老刘这件事情,还让黄琦萌生了一个想法,得到护士长的支持后,“造口之家”微信群建立起来。每个季度,群里的医护和患者都会分享一些更换造口的心得和妙招,让老“造口人”帮助新“造口人”。很多时候,医护无法改变疾病的结局,但他们依旧陪伴患者,改变患者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态度。夜深了,抢救室依然亮如白昼。救护车的警笛声、担架床滚轮的咕噜声和心电监护的滴答声从没有间断……医生的脚步匆忙穿梭于抢救病床前。一阵喘息声传来,护士侍英超放下手上的工作,来到吴彩虹老人床边。他是肿瘤晚期患者,也是一名孤寡老人。刚入院时,老人脾气暴躁,侍英超和同事们一直耐心解释。护士长还帮忙联系老人所在的街道和居委会,解决后续治疗和护理问题。渐渐地,老人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语气也变得柔和了,时不时和大家唠唠家常。然而,肿瘤晚期导致的并发症使老人身体越来越虚弱。“我嗓子难受,就想吃点西瓜和梨。”听到老人的话,侍英超迟疑了一下:快凌晨4点了,哪里有卖西瓜和梨的?对了,点外卖呀!她赶紧拿出手机下单,还特别备注切小块。没过多久,新鲜的水果送到了。“真甜,真好吃啊!”老人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像实现愿望的孩子一般。“这要多少钱啊?我把钱给你。”他颤颤巍巍地伸手去拿皮包。侍英超连忙摆摆手,摇摇头:“不用了,天还没亮,您吃完后再睡会儿。放心,我会守着您的。”老先生的眼眶里泛起泪光,偷偷抹了抹眼角,连声道谢。第二天上午,老人因器官衰竭离世。同事们说,他走得很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脸上没有任何遗憾和痛苦。在抢救室里,医护人员看过人间百态,生离死别,但依然珍视每一个生的希望。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曾经说过,患者将自己的疾病和隐私和盘托出,这是最高等级的信任,医护人员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他说:“我们感恩患者的一路陪伴和见证,患者的鼓励和认可会让我们铭记一生。”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