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五部门联合发布“硬规定”:这类医务人员优先晋升、聘用!
2022-01-26 14:00
阅读:9547
来源:爱爱医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对口帮扶工作优秀的,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提拔任用、各项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
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都离不开医疗卫生工作,而基层医疗机构则是民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医疗布局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该怎样解决基层医疗发展不足,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2022年1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治工作部和**后勤保障部联合发布《“十四五”时期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利用5年时间,建强一批临床专科、带出一批骨干人才、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建强分级诊疗体系的县域龙头,努力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
在《方案》中,明确了940家县医院为对口帮扶医院。要求到2025年,对于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力争达到二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对于常住人口不足5万人的县,力争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或通过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托管、医联体建设、远程医疗服务等多种方式,满足县域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支援人员是否有完善的保障措施?
1.支援医院:必须保证派出人员各项福利待遇不变,并给予一定补贴。对口帮扶工作优秀的,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提拔任用、各项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2. 被支援医院:为支援医院派驻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必要的生活保障,保证派驻人员“用得上、用得好”;加强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按照有关规定使用。3. 受援县政府:支援医院派驻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政策支持和生活保障。4. 派驻人员担任受援县县级医院院长或副院长、科室主任:为不断提升医院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科学管理水平,《工作方案》指出,支援医院为当地三级医院的,可采取委托经营管理、组建医疗联合体等方式,由派驻人员担任受援县县级医院院长或副院长、科室主任,建立紧密的上下联动机制。《工作方案》指出,支援医院要根据受援医院情况,以及当地卫生发展水平和医疗服务需求,帮助受援医院拓展业务范围,增加诊疗科目,提升外转率高、就医需求大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加强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急诊急救中心建设。提升受援医院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受援医院为中医医院的,要帮助其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有条件的县可以依托县级医院,建立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资源共享中心,促进县域内医疗资源共享。 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大力推广临床适宜技术的应用,突破薄弱环节,补齐医疗技术短板,不断充实医疗服务内容和项目。《工作方案》明确,支援医院要保证派出人员各项福利待遇不变,并给予一定补贴。对口帮扶工作优秀人员,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提拔任用、各项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充分利用远程平台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受援医院医务人员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每年为受援医院培养至少3名临床骨干医师或医技人员。《方案》明确,对口帮扶主要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三级医院向县级医院派驻至少5名医院管理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医院可派驻3名),其中包括1名院长或者副院长,每人连续驻点帮扶不少于6个月。多家三级医院共同帮扶一家受援医院的,由受援医院会同各支援医院共同协商、统筹规划,做好具体工作安排。日常工作中应当积极开展远程会诊、查房、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等,拓展远程医疗服务内涵,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5年过渡期内(2021年12月-2025年12月),通过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巩固和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持续推动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惠及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