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内分泌科医学进展 > 辅助性T细胞Th17与1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研究

辅助性T细胞Th17与1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研究

2012-12-26 09:16 阅读:3337 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 责任编辑:邝兆进
[导读] Th17辅助性T细胞可能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7A促进B细胞活化因子的分泌,进而影响B细胞的存活及自身抗体的分泌。Th17辅助性T细胞促进B细胞存活可能是其参与1型糖尿病发病的途径之一。

  1型糖尿病是选择性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反应性T、B细胞的激活及自身抗体分泌的增加可能与胰岛的免疫炎症损伤有关;然而,目前对于引起免疫损伤的具体效应细胞及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种新的T细胞亚型——Th17辅助性T细胞是免疫炎症损伤的重要效应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发现Th17辅助性T细胞升高。白细胞介素-17A是Th17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也是Th17辅助性T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效应分子。在NOD糖尿病鼠中进行的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鼠胰腺和脾脏中均有白细胞介素-17A表达,白细胞介素-17A表达水平下降与糖尿病病情减轻有关,提示白细胞介素-17A可能参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本研究通过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h17辅助性T细胞和血浆白细胞介素-17A水平,了解Th17辅助性T细胞是否与人类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同时检测血浆B细胞活化因子水平,试图探讨Th17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在1型糖尿病发生中的关系,为阐明Th17辅助性T细胞参与1型糖尿病的机制提供线索。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1型糖尿病患者39例(1型糖尿病组),其中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31±13)岁,病程3个月至18年,平均病程(7±6)年,均有酮症酸中毒病史,均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糖化血红蛋白7.0%~8.0%,平均糖化血红蛋白7.4%±0.3%。选择同期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2型糖尿病组),其中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6±8岁),病程6个月至16年,平均病程(7±5)年,糖化血红蛋白7.0%~8.0%,平均糖化血红蛋白7.2%±0.3%。糖尿病诊断标准参考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即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或糖耐量试验2 h血糖>11.1 mmol/L。所有病例均排除感染或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另选取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6名(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9名,女17名,平均年龄(29±12)岁。研究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入选对象均按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研究方法

  (一)放免法检测空腹C肽水平

  (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B细胞活化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7A水平

  (三)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辅助性T细胞水平

  (四)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ORγt基因表达水平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白细胞介素-17A、B细胞活化因子、RORγt mRNA、Th17辅助性T细胞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空腹C肽与其他各变量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 各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

  1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差异,但2型糖尿病组年龄明显大于1型糖尿病组(t=13.390,P=0.000),空腹C肽水平显著高于1型糖尿病组(t=22.030,P=0.000),有极显著差异。1型糖尿病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14.997,P=0.0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虽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90,P=0.076;表1)。

  二、各组受试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7A、B细胞活化因子、Th17辅助性T细胞和RORγt基因表达水平比较

  1型糖尿病组血浆白细胞介素-17A、 B细胞活化因子、外周血Th17辅助性T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RORγt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5.601、6.211、8.338、12.112,P值分别为0.021、0.015、0.005、0.001),亦高于2型糖尿病组(t值分别为14.970、6.527、4.950、34.470,P值分别为0.000、0.013、0.029、0.000)。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组血浆白细胞介素-17A、B细胞活化因子、外周血Th17辅助性T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RORγt mRNA表达水平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2、0.020、1.449、2.347,P值分别为0.263、0.888、0.233、 0.130;表2)。受试者Th17辅助性T细胞的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见图1~3,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Th17辅助性T细胞的比例为5.7%(图1),2型糖尿病患者Th17辅助性T细胞的比例为1.2%(图2),健康对照者Th17辅助性T细胞的比例为1.1%(图3)。

  三、B细胞活化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7A、Th17辅助性T细胞和RORγt mRNA的关系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细胞活化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7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23,P=0.000),与Th17辅助性T细胞呈正相关(r=0.39,P=0.018)。然而,在排除Th17辅助性T细胞和白细胞介素-17A的影响后,B细胞活化因子与RORγtmRNA呈负相关(r=-0.55,P=0.000)。

  四、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与各项观察指标的关系

  以空腹C肽为因变量,1型糖尿病病程、Th17辅助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17A、RORγt基因表达、B细胞活化因子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h17辅助性T细胞与空腹C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B细胞活化因子与空腹C肽水平呈正相关(P<0.05),回归方程为C肽=0.161-0.069×Th17辅助性T细胞+0.003×B细胞活化因子(F=53.594,P=0.011)。

  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7A可与B细胞活化因子协同减少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凋亡,促进其向浆细胞的分化及自身抗体的分泌,而自身反应性B细胞分泌自身抗体需要Th17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另外,B细胞活化因子促进炎症反应需要白细胞介素-17的参与,B细胞活化因子基因沉默可抑制前炎症因子、浆细胞和Th17辅助性T细胞的生成,而敲除白细胞介素-17鼠B细胞活化因子对于促进关节炎的发展无明显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提示,Th17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白细胞介素-17A和B细胞活化因子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17A与B细胞活化因子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升高,二者呈正相关,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仅轻度升高,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推测白细胞介素-17A和B细胞活化因子可能参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Th17辅助性T细胞可能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7A促进B细胞活化因子的分泌,进而影响B细胞的存活及自身抗体的分泌。Th17辅助性T细胞促进B细胞存活可能是其参与1型糖尿病发病的途径之一。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