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 > 中国版胃癌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版胃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2-07-26 16:11 阅读:2409 来源:爱爱医 作者:胡*玉 责任编辑:胡泽玉
[导读] 中国版胃癌临床实践指南:2.内镜下肿瘤消融可用于短期控制出血。内镜下置入金属扩张支架可长期有效缓解食管胃结合部或胃流出道的肿瘤梗阻,而胃空肠吻合手术可能对长期生存更加有益。 3.对于经严格筛选、肿瘤未侵犯胃远端的病例,厌食、吞咽困难或营养

    内镜已成为胃癌患者诊断、分期、治疗及症状改善中一项重要手段。尽管一些内镜操作无需麻醉,但大多数操作需由内镜医师或协助护士进行清醒镇静,或由内镜医师及护士、一位麻醉护士或一位麻醉医师进行更深层麻醉(麻醉监护)。一些存在误吸风险的患者在内镜操作过程中需接受全身麻醉。

    胃癌内镜诊断

    1.诊断性及筛查性内镜检查的目的在于明确肿瘤是否存在及部位,并对任何可疑病灶进行活检。因此,完整的内镜检查应包括这两项组成部分。发生于胃部(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及幽门)和累及食管胃结合部(E**)的近端肿瘤应予以详细记录,以利于治疗计划的制定及随访检查。

    2.应采用标准内镜活检钳进行多点(8~10)活检,为组织学检查提供足够的材料,尤其在溃疡病灶部位。较大活检钳有利于提高活检量。

    3.≤1.5 cm局灶小结节的内镜下粘膜切除(EM R)适用于早期疾病,以获得精确T分期,同时有治疗可能。在治疗早期胃癌时,经内镜下粘膜下层剥除术(ESD)完整切除肿瘤较EMR更加有效,但是对操作技术及设备要求高,同时包括穿孔在内的并发症风险也显著提高。

    4.刷片或灌洗液的细胞学检查在初步诊断中缺乏说服力,但在活检无法确诊时可确认癌症是否存在。

    胃癌内镜分期

    1.在治疗前进行超声内镜(EUS)检查对于胃癌的初始临床分期十分重要。仔细分辨超声图像可提供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的证据,可能存在肿瘤细胞的异常或肿大淋巴结(N评估),有时还可发现远处播散征象,如周围脏器病灶(M分期)或腹水。这对于那些考虑行EMR的患者尤为重要。

    2.胃壁层低回声区(暗区)的扩大可提示肿瘤发生部位,伴随正常胃壁形态逐渐缺失提示肿瘤浸润深度增加,这时T分期较高。1~3层暗区扩大对应浅表、粘膜深层及粘膜下层的肿瘤浸润,为T1期。1~4层暗区扩大对应固有肌层浸润,为T2期。肿瘤突破固有肌层导致外界不规则对应浆膜下层侵犯,为T3期。浆膜亮界的缺失目前归为T4a期。肿块累及周围器官,如肝脏、胰腺、脾脏,目前归为T4b期。

    3.EUS易于观察胃周淋巴结,若明确胃周有肿大、低回声(暗区)、内部均匀、包膜完整的圆形结构,应考虑为恶性或炎性淋巴结。各项特征的结合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采用细针穿刺(FNA)活检进行细胞学评估也可予以确诊[7]。因此,在不会穿透原发肿瘤或大血管的情况下,如对治疗决策的制定有意义,应该对可疑淋巴结实施细针穿刺。

    胃癌治疗

    1.在化疗或放疗后进行EUS检查不能准确判断疾病的治疗后分期。同样,化疗或放疗后实施活检也同样无法准确诊断残余病灶,但仍可提供有价值的疾病信息。

    2.内镜下肿瘤消融可用于短期控制出血。内镜下置入金属扩张支架可长期有效缓解食管胃结合部或胃流出道的肿瘤梗阻,而胃空肠吻合手术可能对长期生存更加有益。

    3.对于经严格筛选、肿瘤未侵犯胃远端的病例,厌食、吞咽困难或营养不良的长期症状改善可通过内镜或放射线引导下行胃造瘘灌食(PEG),或空肠造瘘灌食(PEJ)。

    胃癌治疗后监测

    在胃癌根治性治疗后的内镜监测需要密切关注粘膜表面变化的细节并对所见任何异常部位进行多点(4~6)活检。狭窄部位需要进行活检以除外肿瘤因素。内镜检查中结合超声内镜对发现疾病复发敏感性较高。如发现可疑淋巴结或胃壁增厚,需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行细针穿刺。

    点击下载完整版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