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医生过了考试关再做20台手术才能“领证”

医生过了考试关再做20台手术才能“领证”

2015-11-26 22:11 阅读:1309 来源:新快报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操作手术机器人要求高,审核严 使用机器人与传统的手术相比,主刀医生不需要站着进行手术,也不需要亲自掌控手术刀,只需要坐在控制平台上,通过操控机器来完成手术。这样就能提高主刀医生的舒适度,避免了长时间站立所带来的疲劳感。 中山一院院长助理、胃

    操作手术机器人要求高,审核严

    使用机器人与传统的手术相比,主刀医生不需要站着进行手术,也不需要亲自掌控手术刀,只需要坐在控制平台上,通过操控机器来完成手术。这样就能提高主刀医生的舒适度,避免了长时间站立所带来的疲劳感。“

    ——中山一院院长助理、胃肠外科中心教授何裕隆

    540°旋转操作、放大十几倍在人手伸不进的区域灵活开展微创手术、改变传统手术二三十厘米的创口,中山一院自引进首台手术机器人以来,已经运用机器人成功开展多例胃肠、肝、胆胰、泌尿方面的手术,标志着华南地区的外科手术正式跨入”机器人时代“.
 


    ●刀医生坐在控制台中,使用双手(通过操作两个主控制器)及脚(通过脚踏板)来控制器械和一个三维高清内窥镜。手术器械尖端与外科医生的双手同步运动。
 


    ●床旁机械臂系统是手术机器人的操作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为器械臂和摄像臂提供支撑。它身上装有7个可旋转540度的手术器械臂,可模拟人的手腕进行灵活操作手术。
 


    ●手术进行时,一般会有两名手术助手在手术台旁,他的任务是随时按照主操控医生的指令,更换手术器械、调整器械方向等操作。

    一名主刀医生操控 两医生当它助手

    实际上,手术机器人的全名叫做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设备。它由主刀医生按照严格的程序,来操控手术器械进行手术,主刀医生仅需要一人,有两名医生当机器人的助手。

    手术机器人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和成像系统。光看这手术机器人的操作平台,就显得相当”高大上“.它搭载的”***“装备也很高科技,身上装有7个可旋转540度的手术器械臂,可模拟人的手腕进行灵活操作手术。

    大家可能对现在流行的微创治疗手段如胸腔镜、腹腔镜、妇科腔镜等有所了解,机器人进行手术操作时也需要机械臂穿过胸部、腹壁。也可以这样理解,手术机器人就是更高级的腹腔镜系统。

    中山一院胃肠外科中心教授何裕隆介绍,使用机器人与传统的手术相比,主刀医生不需要站着进行手术,也不需要亲自掌控手术刀,只需要坐在控制平台上,通过操控机器来完成手术。这样就能提高主刀医生的舒适度,避免了长时间站立所带来的疲劳感。”以前做手术,腰要扭90度、头要低90度,一台外科手术几个小时,做完腰都直不起来。“

    立体成像 视野放大10倍

    4月15日,中山一院手术大楼,手术室医生正准备用机器人进行一台大型胃肠手术,记者看到机器人的两只手臂已套上了防护塑料袋。据何裕隆教授介绍,”每一个手臂都必须要套上一个无菌的套子,这些套子都是一次性的,要保证这些接触到病人身上的器械都是无菌的。“

    手术前,麻醉师要先为病人麻醉,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后,手术开始,分离血管、淋巴结清扫、肠段切除和缝合,机器人做起来非常娴熟,毫不逊色医生的人工操作。

    医生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微创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有不少优点。在精确性视野上,它可以放大10倍,为医生呈现病人体内三维立体高清影像,就算极细小的血管也看得清清楚楚。同时手术机械可以模拟人手腕的灵活操作,过滤掉不必要的颤动,超越了人手的精准度。在灵活性上面,机器人有7个可旋转540度的手术器械臂,即使在人手不能触及的狭小空间也能精准操作。

    在安全性方面,机器人的实时监控系统也能有效保护手术安全,杜绝误操作的发生,同时还能避免医生和病人的直接接触,减少手术医生感染的(如乙肝、艾滋病等)风险。与普通腹腔镜相比,通过手术机器人进行的手术创伤更小、失血更少、手术适应指征更广。临床实践表明,患者在术后恢复更快,愈合更好,能缩短住院时间。

    ”手术机器人能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免除了与患者接触误伤自己,另外机器人的消毒间题也非常成熟严格,保证每一个病人之间不会交叉感染。“何裕隆补充说道。

    手术机器人并非”万能“

    操作手术机器人的要求较高,参与医生必须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学习,”领证“后方可”动“它。在手术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前,中山一院就组织了第一批外科专家及护理人员,到香港中文大学亚洲机器人腹腔镜培训中心进行学习培训,何裕隆、匡铭、彭宝岗等外科主刀医生以及手术助手、手术护士等均通过培训考核,取得相关资格认证。接下来,医院还将有更多外科专家陆续赴香港接受培训考核。

    操作机器人的证书审核非常严格,通过考试的医生要先开第一台手术,成功后传数据回中心进行评估,一共要做完20台手术后,经过再评估最后才颁发证书。这个证书在世界各地都通用,无论医生在哪个国家做机器人手术都行。

    除了长时间的操作训练,保证了医生对机器的熟悉度后,机器人手术的成功还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团队成员不仅要分工明确,还要配合默契。中山一院的这台手术机器人是华南地区首台投入使用的机器人,医院现已用它开展过胃肠、肝、泌尿等方面的外科手术,一共开展了14台,且成功率达百分之百。

    尽管手术机器人有不少优点,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比如在力学方面,机器人由于没有触感,在进行手术缝针打结等环节时,它不能感受拉线和用力的大小,稍有不慎就可能用力过度,伤害到人体部位。医生只能通过影像视频,观察形状变化来判断机械手臂的用力程度,最大程度避免错误操作。不过,手术中出现任何意外,都可终止机器人操作,转换为传统手术,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