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院长和科主任该不该参加品管圈?

院长和科主任该不该参加品管圈?

2015-10-26 21:59 阅读:1335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10月25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三届医院品管圈大赛落幕,最受关注的品管圈大赛榜单终于出炉。 榜单之外,关于品管圈的讨论也益发热烈。参加的圈组越来越多,观摩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么热烈的场面背后是谁在推动?这种由下而上的质量管理工具,行政领导有参与的必要

    10月25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三届医院品管圈大赛落幕,最受关注的品管圈大赛榜单终于出炉。

    榜单之外,关于品管圈的讨论也益发热烈。参加的圈组越来越多,观摩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么热烈的场面背后是谁在推动?这种由下而上的质量管理工具,行政领导有参与的必要吗?科主任为什么也要参与品管圈活动?

    两股力量推动品管圈发展

    3年前伊始的品管圈大赛在深圳迎来两千人的盛会,这个盛会折射了全国医院管理者对品管圈大赛的重视程度,因为,据参会人士透露,参赛的差旅费用是由单位支付的。

    虽然10年前内地医疗机构就开始有品管圈活动的身影,但迅速火遍全国医疗机构却是这两三年的事情。谈到从民间起步的这个质量管理工具引进一定要提到刘庭芳教授,而能够迅速向全国推开,卫计委的政策引导功不可没。

    2011年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 年版)》,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中明确规定:医院与职能部门领导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至少掌握 1——2 项质量管理改进方法及质量管理常用技术工具,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在2011年之前品管圈的方法其实已经在部分地区的医院有应用,询问应用的原因,受访者最统一的答复是:这个东西确实有用。品管圈的方法确实能够帮助提高医疗服务环节的效率,提升医院质量管理水平,这是其在官方推广之前就能够应用于医院的生命力所在。而品管圈的跃升式发展则是民间自发行动和卫计委的政策支持两股力量缺一不可。

    新常态:院长科主任齐上阵

    院长:河北邯郸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武一平


    武一平是河北省神经内科学术带头人,同时他也是医院的副院长。在速溶圈的活动中他担任辅导员。我国脑卒中病人溶栓率很低的原因是病人到达医院至开始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 )过长。因此,确定速溶圈的目标为缩短脑卒中患者平均静脉溶栓用药DNT.造成DNT过长的三点真因是:缺乏沟通机制;首诊医师专科性不强;患者认识不足。

    针对沟通机制缺乏,进行院级协调,让患者先治疗后缴费;针对首诊医师专科性不强,派出神经内科医生随120出诊,在救护车上抽血、检查和评估,这样到医院后就可以直接送CT室,CT室出来即送手术室。针对患者认识不足,让医生在急救车上就开始对患者家属进行病情告知。通过品管圈,让DNT时间从原先的85.2分钟缩短到了54分钟。

    对于行政领导参与品管圈活动,武一平有自己的心得。他说,速溶圈涉及到多部门的沟通协调问题,比如先治疗后缴费和派出医生随120出诊等环节,显然是需要得到行政领导的支持的。所以,他在其中起到了倡导品管圈运行,支持工作,沟通协调的作用。

    科主任: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勇

    张勇在速度与**圈中担任圈长,该圈的主题是“缩短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的D-to-B时间”.D-to-B时间指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简称D-to-B)。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D-to-B时间延长的三个真因是交费办理住院手续时间长、导管室启动时间长、二三线医生会诊时间长。针对交费办理住院手续时间长的对策是先手术后缴费办理住院手续、针对导管室启动时间长对策是急诊介入团队24小时待岗,迅速启动导管室。对二三线医生会诊时间长的问题,取消了二三线医生会诊,由急诊医生把握手术指征。通过流程改进,D-to-B时间从110 分钟缩短到69.5分钟。

    张勇说自己参与品管圈有一个特定的契机,当时医院正在筹建胸痛中心,而胸痛中心的认证标准大部分是急诊科内容,院长希望急诊科提出改进方法,并承诺整合医院资源,给予支持。正好当时医院内部在推行品管圈,所以就决定将两项工作一起来做,以便发挥品管圈管理工具的优势,尽快改善各项医疗指标。缩短D2B时间因为是胸痛中心认证最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就以这个题目为突破口。

    显然,这个品管圈能够建立起来,很多措施都突破了急诊科自身的权限,需要院级的行政力量加以协调。

    脑卒中和心肌梗死都是危急重症,像这样的品管圈如果目标实现,将能够降低病人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是非常大的福音。但这样目标的品管圈由于跨部门、涉及到医院经营管理,显然不是仅仅普通员工参与的品管圈能够解决的问题。

    评委看品管圈之领导参与

    品管圈的特色是自下而上的质量管理,那么,行政领导是否适合参与其中呢?一直以来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争议。健康界采访了**财团法人医院评鉴暨医疗品质策进会副执行长廖熏香。廖三届都担任评委,对于行政领导是否适合参与品管圈,她的态度非常鲜明。

    廖熏香说,品管圈活动的打底要从解决身边问题做起,但毕竟科室的视野是比较局限的。根据**的经验,当工具熟悉之后,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在主题上需要有一定的提升,让品管圈面向跨科室或是全院性的题目,这时候就需要院方的介入和领导。比如邯郸市第一医院的品管圈就达到了双赢。该院院长本身从事神经内科工作,然后又是行政领导,如果能够身体力行运用品管圈来提升质量水平,对于医院的中长期发展是有利的。但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行政领导要注意自己在圈中的角色,是给予支持而不是去决定。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