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安医院内窥镜室成功地引进omom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填补了一项医疗设备空白,为广大胃肠道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
据了解,胶囊内镜看起来与普通胶囊一个样,略大,长约1.5厘米,直径不足1厘米,一端透明,可见黑色米粒大的*,另配有一个体外图像记录仪。使用胶囊内镜如同服药,就水喝下就行。胶囊内镜从入口腔的那一刻起,就以2秒/张的速度拍照,在消化道的蠕动下历经整个消化过程,一路走一路拍,可在胃部实现360°漫游。图像实时传送至患者口袋里的记录仪。6—8小时后,胶囊电池用尽,随大便排出体外,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痛苦及毒副作用。
胶囊内镜主要适用于对胃肠特别是小肠疾病的诊断。但也不是所有疾病都适合胶囊内镜检查,例如严重的心脏病、严重肺部疾病、经检查证实有消化道畸形、胃肠道硬阻、消化道穿孔、狭窄或瘘管者;体内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者;有严重吞咽困难者;各种急性肠炎、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射性结肠炎,如细菌性疾病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尤其暴发型者;对高分子材料过敏者;孕妇、婴幼儿、18岁以下、70岁以上患者及精神病患者等。
该院引进的“胶囊内镜”(omom)是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研制生产,是全球首个上市的可控胶囊内镜机器人;是中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二个用于临床的胶囊内镜。它的成功引进,进一步丰富了淮安医院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检查手段,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