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吴一龙:肺癌靶向治疗趋向更精准

吴一龙:肺癌靶向治疗趋向更精准

2015-03-26 20:44 阅读:2213 来源:健康界 作者:学**涯 责任编辑:学海无涯
[导读] 癌症治疗随着靶向治疗方案的日渐成熟向慢病管理方向发展。它绝不仅仅是患者个人与癌症做抗争,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共同支持。

    2015年3月14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简称“CSCO”)主办,主题为“下一个十年,下一个飞跃”的中国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10年高端峰会在上海召开。CSCO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和《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专家委员会主任兼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出席会议,他们总结了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在过去十年中的成果,点评了肺癌治疗未来发展的方向及其防控策略。

    吴一龙称,未来二十年肺癌靶向治疗的基本思路是在不断发现精确靶点的基础上采取精准治疗。
 



    新疗法十年磨一剑

    吴一龙在总结过去十年中国肺癌治疗成果时,首先强调新的治疗方法显著延长了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此前的14.1个月延长至33.5个月,增加了2.4倍;五年生存率从8%增长到18%.其次,新的治疗方法极大提高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末期,肺癌的研究开始步入基因水平,聚焦肺癌驱动基因。2004年,一种名为EGFR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突变体,和与之相关的EGFR突变基因,被发现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这一研究发现,一系列新的肺癌治疗药物研发制成。因为这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均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且能有效抑制部分基因突变型肺癌的癌细胞增殖、扩散和转移,因此被称为靶向治疗药物,又名TKI.其中,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的药物易瑞沙(化学名“吉非替尼”),在2008年公布的IPASS研究成果中显示,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在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后,肺癌恶化进展速度较传统化疗显著降低。不仅如此,吉非替尼副作用小,患者长期服药后不会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因此生活质量得以保证。

    2009年,易瑞沙在欧盟获得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全线治疗,成为全球第一个基因指导下的个体化靶向治疗药物。2010年,SFDA批准易瑞沙用于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阳性患者。易瑞沙成为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在中国获得官方批准的晚期肺癌EGFR-TKI药物。

    “十年来,已有20万余名中国肺癌患者通过易瑞沙的治疗得到生存获益。”吴一龙指出,“相比于韩国地区的19.3个月,日本地区的27.2个月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数据,我国的肺癌治疗水平已经与国际水平同步。

    靶向药物治疗趋向规范

    2005年2月,易瑞沙在中国上市,成为在中国上市的第一个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靶向药物。由于治疗费用高昂,2007年,阿斯利康中国公司与中华慈善总会在全国30个省97个城市设立了42个慈善赠药发放点,对贫困的、符合条件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了慈善援助赠药项目,至今,获得赠药的患者累计近3万名。

    其实,早在2001年,在”中国易瑞沙扩大用药项目(EAP)“中,有1500名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已经免费接受了该药治疗。其中,据统计,截至2015年1月有12人幸存,这些病人服药时间长达13至14年。对此,吴一龙分析,当时参与项目的患者在接受易瑞沙治疗前未进行突变EGFR基因筛查,以及之后对易瑞沙产生耐药,是导致幸存者数量少的主要原因。

    随着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方案也日趋规范。对此,吴一龙强调了四个治疗要点:第一,包括EGFR在内的突变基因检测是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前提条件。靶向药物只有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临床疗效,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二,靶向药物不是治疗肺癌的唯一有效手段,肺癌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不同种类的药物有其最佳治疗适应症,不能因为靶向药物新、副作用小放弃传统的化疗;第三,如果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须严格遵从医嘱,提高治疗依从性,切勿私自服用其他药物;第四,癌症治疗随着靶向治疗方案的日渐成熟向慢病管理方向发展,因此,它绝不仅仅是患者个人与癌症做抗争,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共同支持。

    目前,易瑞沙已列入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和浙江7省和广州、深圳、青岛3市的医保范畴。吴一龙和支修益共同呼吁,”各方应携手起来,以广州、青岛、浙江等医保政策为参考,以多重创新形式,将靶向药物尽快纳入医保,切实减轻患者疾病治疗的经济负担,使更多患者通过创新治疗药物实现最终治疗获益。“



    加强肺癌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目前,我国肺癌死亡率与30年前相比上升了465%,在所有致死恶性肿瘤中,肺癌高居首位。

    这一严峻的现实意味,虽然靶向药物在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耐药问题普遍,研发成本巨大,药品价格昂贵。要从根本上有效控制肺癌的发生发展,必须加强肺癌的规范治疗,尤其是早期治疗,以及预防宣传工作。

    支修益强调:”《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已经正式***。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通过中华医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各相关专业委员会对《规范》解析推广,使更多临床医生学习掌握《规范》,并将其落实到临床工作中。“2015版《规范》重点突出胸部CT检查,是早期诊断早期肺癌的唯一可靠手段。另外,早期肺癌的创新治疗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当肺癌病灶小于1厘米时,研究用压碎切除代替目前标准的亚肺叶切除和肺叶切除,以期待让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获得更好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关于肺癌的预防工作,除继续对肺癌高危人群,尤其是烟龄超过20年,每天抽烟超过20支的人群加强戒烟控烟的宣教外,还要提高民众对大气污染、厨房油烟、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毒气体等肺癌高危因素的自我保护意识。

    关于雾霾与肺癌的关联,吴一龙引用欧洲的一项实验数据明确指出,雾霾与肺癌发生相关,二者相关性取决于雾霾颗粒大小和化学成分,即颗粒越小、化学成分比重越大,肺癌发生的风险越高。

    肺癌治疗的未来方向在哪

    会上,专家总结未来肺癌防止的六个要素——”加强控烟与肺癌防止,重视肺癌早诊早治,推进临床规范化诊疗,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肺癌个体化治疗和精准治疗,进一步加**生巾济学研究,加速新药研发和转化。“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成果,受益于遗传学和医学免疫学在过去十年中的飞速发展,而后者进一步的发展仍将为肺癌和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在遗传学方面,随着对人类基因组学更加深入的了解,研究者发现肺癌的发生机制各不相同,其中一部分肺癌发生简单,仅为个别或少数基因突变;而另一些突变基因数量庞大,有的甚至高达15800多个。就肺癌而言,目前已知除EGFR突变体外,c-MET和T790M两个基因的变异,也与肺癌的发生相关。如果可以研制出与之相对应的靶向药物,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可能会进一步延长。吴一龙认为,未来二十年肺癌靶向治疗的基本思路是在不断发现精确靶点的基础上采取精准治疗。

    在免疫学方面,基于肿瘤细胞”逃逸“免疫系统监视的学术观点,包括肺癌在内的癌症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改善免疫系统。通过阻断抑制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的关键节点,免疫系统将一改原来对癌细胞”熟视无睹“的态度,转而攻击杀伤癌细胞。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