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如何延缓学术生命

如何延缓学术生命

2014-12-26 16:34 阅读:790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做学术是有生命周期的,极限当然是人的寿命。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领域,学术生命是不一样的,我非常羡慕从事哲学和人文科学的,当然这不是我的研究领域,说一句外行话,感觉哲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生命比较长久,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总体上是越老越值钱的。

    做学术是有生命周期的,极限当然是人的寿命。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领域,学术生命是不一样的,我非常羡慕从事哲学和人文科学的,当然这不是我的研究领域,说一句外行话,感觉哲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生命比较长久,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总体上是越老越值钱的。类似的还有中医,也是如此。但是某些学科,比如某些实验科学,其学术研究可能需要拼体力的,相对而言学术生命就会短一些。
 


    对于经济学、管理学而言,不同的研究领域学术生命也是有差别的。一般而言,基于问题的思想性研究,学术生命相对较长,基于计量和实证研究,以及一些需要专门软件编程的研究,学术生命相对短一些。或者说,侧重哲学社科研究的学术生命相对较长,侧重自然科学(经济管理中的自科)研究的学术生命可能相对短一些。

    如果热爱做学问,没有人喜欢过早地终止学术生涯,那么如何延续学术生命呢?

    第一,适当转型。到了一定的时候,如果身体不许可,或者精力不许可,可以转型从事适合自己的研究。很多学者转行做一些跨学科的研究,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甚至超越了原有的领域。

    第二,培养年轻人。年轻人经验还需要积累,科研的一些洞察力总体上不如老同志,所以建立团队,指导研究方向,培养年轻人,也是延续学术生命,对社会做贡献的重要体现。但这里面要注意处理好一些关系,不能自私,不能垄断学术资源,要给年轻人机会,拿什么作为衡量?年轻人内心深处对你的敬重。

    第三,继续学习,跟上时代步伐。经济学、管理学其实也是实验科学,很多老同志计量功底不够,影响其学术生命。其实如果数理功底较好,或者愿意向年轻人学习,这方面的问题也不大。

    第四,端正态度。其实,这是个哲学问题,每个人价值观不一样,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人到中年,职称解决了,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单位也有一定的地位,可以不做学问了。所以对延缓学术生命这个问题的讨论仅次于对科研真正有兴趣的同志。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正因为人生苦短,所以在精力还凑合的时候要多做点事情,这相当于延长了你的生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