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职业医闹”是制度缺失的变种

“职业医闹”是制度缺失的变种

2014-09-26 17:09 阅读:964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近年来,在广州市检察机关查处的医闹案件中,职业医闹案件数已占医闹案一半,而一些外来工更是将医闹作为解决医患**的主要途径。(9月24日羊城晚报) 8月10日,湘潭妇幼保健院孕妇惨死,舆论爆棚;9月19日,湛江妇幼保健院胎儿死亡,公众喧嚣。不同的时空

    近年来,在广州市检察机关查处的“医闹”案件中,“职业医闹”案件数已占“医闹”案一半,而一些外来工更是将“医闹”作为解决医患**的主要途径。(9月24日羊城晚报)

    8月10日,湘潭妇幼保健院孕妇惨死,舆论爆棚;9月19日,湛江妇幼保健院胎儿死亡,公众喧嚣。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剧情,相同的结局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恶因——职业医闹。

    同样的事情,或许每天都在发生,当医闹已经成为一种产业链,当这种非典型的产业链日趋延伸,带来的只能是医患关系不断恶化,甚至是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信任危机,这绝非危言耸听。

    援引一组调查数据,“职业医闹”的出现,57.5%的受访者认为,是“现有的法律仍不完善”,事实也确实如此。

    试想,一旦出现医患**,走医疗鉴定、司法诉讼,动辄就是经年累月。对于家属,在逝者身上动手动脚素来是大忌,这其中,不仅仅是出于灵魂上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鉴定结果的不信任。作为外行人,换位思考,我们也很难想象,这样的鉴定,有多少公平性可言。所以,选择这个途径,不但在时间上耗不起,结果上也是输多胜少。

    相比之下,“医闹”来得更为干脆,时间上速战速决,效果上立竿见影。一般而言,比之医院,患者家属是弱势群体,但一旦“闹”起来,这样的对位就很难说了。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医院出于种种顾虑,往往谨言慎行,而家属则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停尸、围堵,挂横幅、设灵堂等无所不用其极,加之公众同情弱者的感性思维,舆论往往出现一边倒。所以,自媒体时代,“医闹”让二者关系发生错位,百口莫辩的医院,往往更容易成为弱势群体,稍有不慎就会越描越黑。索性,花钱了事,这也正中家属下怀,拿钱走人。这样的背景下,“职业医闹”不但应运而生,相反还茁壮成长。

    紧张的医患关系,疏漏的制度保障,如此条件下,我们仅仅寄托于医学的发达、家属的理性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毕竟,只要医院存在,就不可避免有这样的**。归根溯源,完善制度的缺失才是一劳永逸的万全之策。

    小平同志的一句话用在这里恰到好处: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其实,“职业医闹”并非人们的一厢情愿,只是在没有更好的制度保障前提下,一种无奈的选择。如果有了公平的第三方机构,有了简化的法律程序,有了完善的事后补偿制度,“职业医闹”何来市场?

    异化的土壤,衍生了变态的“职业医闹”,健全保障制度,变种自会消失殆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