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家庭一方须为沪籍 预计每年多增人口2万-3万
经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昨日正式发布。商报记者从市**专题发布会上获悉,新规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今后,符合单独条件的家庭中,只要夫妻双方有一方为本市户籍,就可以申请办理“单独二胎”相关手续。
“二胎”申请仅需10天
《条例》明确规定,可享受沪版“单独二孩”政策的家庭必须至少有一方为独生子女、且有一方为上海市户籍。如果夫妻双方都是非本市户籍的常住人口,则只能享受各自户籍所在省份的“单独二胎”政策。
商报记者同时了解到,新规实施后,上海“单独二孩”再生育办理程序将与“双独二胎”申请几乎一致:符合条件的本市户籍单独家庭向女方户籍地的乡、镇**或街道受理中心提交再生育申请表,提供材料。其中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已有子女状况的声明及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证明。
随后,相关部门需在7个工作日内提出受理意见,报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并在10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此后,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再生育告知书,不符合条件的需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而如果女方为非本市户籍人口,则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到上海户籍一方所在地的乡、镇**或者街道受理中心办理相关手续。
配套保育资源准备充足
面对随之而来的生育小高峰,市卫计委副主任黄红在昨天的市**专题发布会上表示,本市卫生、计生、教育等多个部门此前已展开合作研究,有关各方已就医疗、教育等资源配置问题作好相应准备。
“我们最近几年对上海已经实施的”双独二孩“政策进行了生育意向调查。”黄红透露,通过先期调查和测算,预计“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后,上海有37万户家庭符合条件,但每年因此新增出生的人口大约在两三万人。
将这一新增人口规模与现有医疗资源对比后不难发现,目前上海的3600多张产科床位足以满足这一增量。产科及儿科医护队伍虽然相对紧张,但可以通过内部资源调配等措施进行集中应对。同时,上海在最近的医务人员招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也相应增大了产科及儿科医护人员的比例。
对于本市的教育资源,黄红坦言,未来上海在儿童入托、入园问题上的确可能面临很大挑战,但在政策调整制定之初,教育部门就已有所考虑,各区县在资源配置方面已作好了相应准备。
生育年龄、间隔不限制
沪版“单独二胎”政策细则***后,是否会参照京津等地做法,对产妇生育年龄、生育间隔做出限制?对此,市计生委副巡视员张梅兴表示,考虑到本市育龄夫妇的实际情况以及政策的连贯性,这方面的限制对上海没有意义。
“按照上海户籍人口情况,女性现在的平均结婚年龄为27.2岁,平均生育年龄为28.7岁。目前本市户籍人口双独生育自然间隔平均也在3.8岁左右。”据张梅兴介绍,从2004年起,本市已经取消了对“双独二孩”生育间隔的限制,“单独二胎”政策参考“双独二孩”,也不会再设生育间隔。并且,卫计部门还将认真做好人口出生预测预报,定期向社会公布再生育申请审批数量和人口出生数量,让市民合理安排生育时间,自觉避开生育高峰。
此外,张梅兴还针对众多市民较为关心的“新政生效前已怀二孩是否违规?”问题解答称,二孩的时间节点主要根据胎儿出生时间,而非怀孕之日为准。这意味着,只要是3月1日新政实施后出生,且符合沪版“单独二胎”条件的新生儿,都不存在违反计划生育的问题。
放开两孩放松计生
“单独两胎”政策放开,是否意味着上海计划生育政策将随之有所放松?对此,黄红明确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肯定不会放松”.
黄红表示,考虑到我国国情,人口对整个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仍将存在。上海将按照中央整体部署,继续坚持和落实相关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坚持将计划生育纳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当中,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
多年来,本市户籍人口生育率低、老龄化加重现象持续凸显。那么“单独两孩”新政实施后,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对此,市卫计委方面昨日表示,政策调整将一定程度上提高上海的生育率,但解决“老龄少子”问题仍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