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在公共卫生领域有两大问题缠绕着我们的生活,从年初到年尾,未曾间断。
2013年,中国癌症多发引起全社会关注
2月,在世界癌症日期间,国内媒体有关报道: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即每7至8人中有1人因癌症死亡。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
从病种看,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6.39%.较过去30年,肺癌发病率上升了465%,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患者人数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如何改变癌症多发的状况?专家认为别无他法,只有改变糟糕的环境。同时,健全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体制,大力发展医学技术,方能更好地抗击癌症,降低癌症发病率,减少癌症致死率。
***部署的大气污染防止十条措施,虽没有与医疗卫生直接相关,但其产生的结果是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
2013年,医患矛盾大爆发
近年来,医患矛盾日益突出,而温岭杀医案无疑将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一举推到了高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被殴打受伤的医务人员已超过1万人,成为全世界医疗从业人员受伤最多的国家。
10月下旬尤为突出。在短短十余天时间内,发生7起暴力伤医案件,导致10名医务人员不同程度受伤、3人死亡。其中,浙江温岭杀医案最为瞩目。10月25日,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名医生在门诊为病人看病时被一名男子捅伤,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2人重伤。事件引起舆论强烈关注。对此,国家卫计委联合**部紧急发布意见,要求医院配备更多安保力量。同时,人们也呼吁,应当对暴力伤医案件“零容忍”.
有人认为,社会冲突逐渐加剧、医患之间丧失信任、医学科普相对滞后、医疗资源供需失衡等,都是导致医患矛盾不断加剧的重要原因。不过,却忽略了其最为根本的因素——不够完善的医疗卫生体制。
目前的医疗卫生体制,将最精锐的医生资源基本“垄断”在公立医院,医生得不到更为合理的回报;国家相关投入不足,患者缺乏健康知识,同时又有“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最终才导致了医患关系失衡。
疾病与医患,两者看似无关,却已深深伤害了大众的身心,影响着未来。只有不断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地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大国家相关投入,才能有效缓解医患矛盾,杜绝暴力伤医事件的不断出现,也才能还给我们一个新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