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个新型系统,旨在改善糖尿病患者每天注射胰岛素繁琐,也易出现差错的现象,一次注射纳米粒子,可在数天内使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维持正常状态。
生物相容的且可生物降解的纳米颗粒是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制成,并含有一定量的胰岛素,每个粒子都带有一个正电荷壳聚糖涂膜,或负电荷海藻酸钠涂膜。当两种类型的颗粒混合在一起时,性质相反的电荷涂料使它们通过静电力相互吸引。
即使通过皮下注射,这些颗粒进入患者体内,也依然能够保持这样的特性,它们在患者体内聚合形成 “纳米网”。由于纳米颗粒的形态是多孔的,胰岛素会在纳米颗粒进入患者体内后渗出,静电力仍使胰岛素聚集在纳米网周围的水库中。
当胰岛素需要扩散至血液中时,用户可通过手持装置用来由外向内集中像纳米维纳格罗传递超声波。科学家们认为,这些身体组织内被激发的极小气泡,从而扰乱网络,减弱静电引力,使胰岛素分散开来,总之,超声波胰岛素会随着超声波的驱动最终进入到血液中。
当超声波关闭,纳米网络将重组,更多的胰岛素从另外水库中渗出。在对糖尿病实验小鼠测试时发现,一次注射的纳米粒子足够调节血糖水平时间长达10天。当纳米网络被耗尽,需再次注射纳米颗粒。
科学家们现在正着力研究将该技术应用于人类,该课题由古振(Zhen Gu,音译)博士负责。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其稳定性佳、简便易行等诸多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详细]
对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疗距离现实又近了一步,一项早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输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