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国家明确!核酸检测政策再调整!

国家明确!核酸检测政策再调整!

2022-07-25 16:20 阅读:2327 来源:见文末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事关疫情防控下一步策略!
事关疫情防控下一步策略!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就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作出判断,并进一步简化疫情防控实际操作。

发布会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近期全国多地报告了本土聚集性疫情,存在多条传播链,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再强调,要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把该管住的重点管住、把该落实的措施落实到位、把该取消的坚决取消。

疫情出现后这些情况无需全员核酸

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了不同场景下区域核酸检测策略,尤其是发生疫情后和常态化防控下的区域核酸检测策略。

但随着疫情反弹,部分地区在落地执行尤其是在核酸检测方面,存在一发现疫情就全员核酸检测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对第九版方案的理解偏差。

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表示,疫情发生后,如经流调研判满足3个条件,即感染来源明确、传播链清晰、未发生社区传播,则无需对发生疫情的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需重点对风险区域和有时空交集的人员开展核酸筛查即可。

这一策略的核心是以快速流调为手段,以区域人群感染风险综合研判为基础的科学精准防控理念,对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做,可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低风险人员离开所在地区应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发布会指出,近一周,疫情波及21个省份78个地市,其中7个省份报告的感染者数超过百例。甘肃兰州、广西北海、河南驻马店疫情仍然处于进展阶段,社会面传播风险较大。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在会上表示,相较于中高风险区域,低风险区虽然风险低,但是相对于没有疫情的县(市、区、旗)有一定风险。

基于此,没有疫情发生的县(市、区、旗)全域实行常态化防控措施。低风险区域人离开所在的地区或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低风险区人员进行跨区域流动时,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向所居住社区或酒店主动进行报备,按要求完成三天两检,参与配合做好疫情防控,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缩短隔离时间,加密核酸频次

第九版防控方案发布后,各地防疫政策调整和执行情况成为焦点。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对防控措施的优化,绝不是放松防控,并着重强调以下两点调整:

一是,缩短隔离时间

根据病毒变异后的潜伏期缩短的特点,相应地减少对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的隔离管控时间,在保障疫情防控效果的前提下,优化集中隔离资源的使用,降低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是,加密核酸频次

加密风险人员的核酸检测频次,有利于尽早发现感染者,并及早启动处置工作。

发布会指出,新版方案对各项常态化措施的落实和工作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各地按照新版防控方案要求,立足于快速精准做好风险管控,积极应对,各起疫情基本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下一步防控,国家明确了

据悉,目前全国共报告有11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存在,其中BA.5亚分支因超强传播力引发群众担忧。

发布会表示,新冠病毒在短短的2年半内出现多个变异株,形成多个流行高峰。从致病力来看,BA.4、BA.5亚分支总体上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相似,但在老年人群中快速传播已经出现重症病例。

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BA.4、BA.5亚分支对我们带来的影响,发布会上提到,一方面要注重其增强的传播力和较大规模暴发产生的重症/危重症病例,特别是在高危人群。及时发现、有效控制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也不必过度解读和恐慌,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现有的疫苗和非药物防控措施仍然非常有效。

对于个人防护,一是尽可能完成疫苗的基础和加强接种,特别是老年人和基础病病人,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严重临床后果。二是一如既往,坚持做好常规的个人防护。

关于新冠病毒的变异,大部分学者认为将长期存在,奥密克戎变异株应该不会是最后一个变异株。对于新的变异株的监测,对于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力的影响,将是我国长期的关注重点。

来 源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