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伤医案此起彼伏,是谁拿起了医患矛盾的放大镜?

伤医案此起彼伏,是谁拿起了医患矛盾的放大镜?

2016-05-25 19:39 阅读:1476 来源:嗵嗵e研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最近几天几乎天天都能在朋友圈里看到转发的伤医案,而本周仅48小时,全国范围内竟然有六起伤医事件,甚至还导致了医院停诊。

    近日6起恶性伤医案件:

    >>> 广东大峰医院肾内科,5名抢救医师被打伤,医生停止接诊

    >>> 湖南安仁县医院,一名感染科女医生被打

    >>> 贵州人民医院产科待产区医生被打,一个打出血尿,一个耳鸣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生遭家属殴

    >>> 山东泰安宁阳第一医院遭男子持刀逼医生抢救亲属 因抢救无效打伤医生,占抢救室两天医疗业务瘫痪

    >>> 宁德市医院一名护士被打,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脑震荡

    最近几天几乎天天都能在朋友圈里看到转发的伤医案,而本周仅48小时,全国范围内竟然有六起伤医事件,甚至还导致了医院停诊。回顾过去20天的时间内,伤医事件的数量之高,频率之快,让人始料未及,我不禁想问:究竟是谁拿起了医患矛盾的放大镜?

    坦白说,小编原来是做记者的,我想站在媒体的角度,和大家聊聊这场持续了近一个月的黑色伤医风暴。

    大家都知道,媒体要出头,需要的是什么,爆点!任何一个被放置在头条的新闻,一定是新鲜的、有特点的、有影响力的。

    我记得2000年民生新闻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最受欢迎的内容无非是:车祸、火灾、投诉、曝光。因为对于大众来说,见多了阳光美好的新闻联播,这种触目惊心、琐碎争吵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想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的新闻里,哪个职业没有过被打的经历?你一定看到过警察被打的新闻吧!还有城管被打!法官被打!司机被打!甚至连曾经被称为的无冕之王的记者也被打!现在想起来,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而如今,医生也被卷入到了这场风暴当中来。就像一块话题磁铁,所有和医生有关的内容,全部在这个时间段被吸附到磁铁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去年马航370失联事件发生之后,这一年里,几乎和航空有关的消息全都成为了热点。还有之前热议的碰瓷事件,同样是在一个时间段里,我们会看到全国各地都在发生着真假碰瓷新闻。

    我就想问了,难道在马航之前,没有掉过飞机吗?难道在碰瓷事件之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吗?同理,难道以前没有过伤医事件吗?我敢说,绝对有!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医人员数量达到了260万,面对这么庞大的基数,你看到的伤医事件,应该就是个案了吧。但是如今,随着魏则西、陈医生事件的大肆传播,把医患矛盾推向了风口浪尖。随着微信微博这些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从众心理得到了无限放大,对于一些人来说,最近医患矛盾是热点,那我去医院的时候,碰到了医患**,我一定拍下来,看到有人发医患矛盾,我就发微博微信参与评论,但放在以前,你可能只是把它当作过眼云烟吧!

    现在,如果您细心的话可以发现,伤医事件已经没办法占据新闻的头条了,因为对于媒体来说,它已经不够新鲜,而伤医话题、医患**,有太多专家太多渠道铺天盖地地发表着各种评论。就像吃薯条,一根两根薯条,即使它再特别,也一定达不到话题性,只有几十根有长有短的土豆,集中炒热了,烧熟了,再加点“料”,才是一盘“好吃”的菜。

    这,也是传播的潜规则。

    我相信,要不了太久,这些让人看着揪心的内容,会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炒冷饭持续不了太长的时间。过不了多久,一个更热的事件,将把我带向另一个舆论**。

    然而在冷静之后,我们也该好好深思一下了。

    我想,或许是因为之前被曝光的医生收红包、挂号找黄牛等等潜规则,给医生的形象泼了墨,给医患关系拧紧了绳。

    可能对于一些患者来说,他们的脑海中,理所当然地认为医生就是应该像海底捞的服务员一样,热情和善,可是你想过吗?医生是在用自己花了五年甚至更久所学的知识、所累积的经验在诊断治疗,而你已经是他看的第n个患者了,让你一天八小时都要微笑待人,恐怕都做不到?为什么要医生每天烧脑诊疗的同时,还要给你露出八颗牙齿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病的目的是治病,只要医生给你做了正确的治疗,为什么还要求那么多附加的条件?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去买笑要花多少钱?现在挂个号都不到10块钱,你还指望医生把你像大爷一样的捧到天上?

    在目前这个社会,打个人,成本并不高,不会坐牢,不会偿命,轻则教育,重则拘留。当患者及其家属情绪失控,将愤怒发泄到医生身上的时候,他不用承担非常恶劣的后果和责任,因此,才会一场场地上演这样的闹剧。对此,**执法以及相关部门,是否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是否能对此类事件严办严查严罚呢?是否能考虑提高犯罪成本,从而降低这样恶性事件的发生率呢?!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段子:每个人的终点都是火葬场,虽然有先有后,但谁也逃不掉,而医生就是用自己的医术,把那些插队的,拎出来往后放一放。

    但有些疾病,医生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尽力而为。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们懂,但是拿医生出气,真的有意义吗?

    不是我在为医生说好话,我只是想告诉患者,你们的枪指错了方向。实际上,医生和患者是同一战壕的战友,面对的共同敌人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疾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