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本科生的SCI是怎样炼成的?

本科生的SCI是怎样炼成的?

2016-02-25 20:29 阅读:1169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15年底我们课题小组收获了第一篇SCI.又值春节,想起去年的这时候我们还在为校对稿子忙碌,自己该回顾一下通向SCI的这3年历程,为小组的合力攻关、为X老师的一路指导、也为憧憬科研的学弟学妹们留下些许帮助。 开始的开始 发表SCI的规划缘起于12年底,那年我

    15年底我们课题小组收获了第一篇SCI.又值春节,想起去年的这时候我们还在为校对稿子忙碌,自己该回顾一下通向SCI的这3年历程,为小组的合力攻关、为X老师的一路指导、也为憧憬科研的学弟学妹们留下些许帮助。

    开始的开始

    发表SCI的规划缘起于12年底,那年我们大二。生理与病生教研室给我们班提供了几项便于本科生参与的课题,带着对科研的新鲜感,同学们踊跃报名。我在X老师的推荐下选择了做文献计量,一来当时**学者何玉山掀起的文献计量的风潮方兴未艾,二来不用动物试验,只需一台电脑在宿舍就能开展,即所谓的“信息实验室”.很快我们就结组来请教X老师,初步讲解和演示后,他对我们讲:“你们有望在毕业前发表一篇SCI,打破咱们学院本科生没有发过SCI的记录。”目标感和使命感一下子把我们点燃,可我回过神来又想:“哇!毕业还很遥远,完成这种上手快、周期短的课题有必要经历这么漫长的路吗?”现在看来,X老师的预估真的很准。

    临近期末考试,我们先把课题的事搁置。我带着X老师制作的纸质教程和拷来的参考文献寒假回家,开学前几天才坐下来对照着英语词典读文献,啃完开头和小标题就没心情继续深入了。按约定,课题小组开学要聚在一起交流研究进度,结果大伙的自学效果也不太理想,团队6人中有2人退出。作为团队的组建者,我有点遗憾,但目标不能动摇。

    大二下学期,X老师又陆陆续续地给我们的邮箱发些资料,带我们参加周末的研究生例会,拷给我们数据练手。那段时间我感觉日常的学习训练够忙碌的,周末的时间就打打游戏、看看电影、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地度过了,而课题进展上一直没啥动静。

    那学期结束前搬到了新校区,作为第一批入住的居民,我们成了不折不扣的拓荒者。暑假前的半个多月里,我们装车卸车,挖土填坑,挥汗如雨。虽说身体上劳累些,但在没有公差缠扰的时段,还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清闲,我翻开从图书馆借来的《信息计量学》静心读起。我们课题中用到的文献计量只是信息计量学的四大分支之一,虽然我对书中一连串挂着外国人名的定律和杂七杂八的引文分析方法不甚清楚,倒是开阔了眼界,形成了对本学科的宏观印象。我把自认为有用的概念记到本上,再配图辅助理解。X老师负责消化科的实验室,他提供了脂肪肝、胰腺炎、肠肽等几类备选的研究对象。我从知网上搜集了这些疾病的中文文献,每天睡前看一小会儿。暑假计划呢?先耍一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年以后

    新校区的生活节奏貌似更紧张,转眼到了13年12月。掐指一数,课题已经拖拖拉拉过去一年了,唉,竟还未步入正轨了。我如梦初醒,决定结束这种不在状态。小组讨论后我们把非酒精性脂肪肝定为研究方向,又把思路整理出来通过邮件汇报给X老师。新老校区分隔造成师生交流不便,班里其他同学当初报名参加的动物试验类课题就因此夭折了。于是我代表小组去拜访X老师。严重的雾霾天气将外出推迟了两周,我来到老校区时已是12月底了。X老师所在的实验室暂时移到了帮扶医院,周日那天他特地从家中赶到老校区。故地重游,曾经的教学楼正在改造,一间间熟悉的办公室都撤离一空,楼道里堆满了装修废物,不时传***钻的轰鸣声,我一路踩着木板和碎石找寻找着X老师办公的房间。《诗经》中传唱的黍离之悲大抵如此。见到X老师时他正在用笔修改打印出成小册子的英文初稿——他手头上有4篇论文要修改,昨晚熬到了1点多。我把遇到的疑难讲给X老师,他一边给我指导意见,一边在在电脑前演示,还利索地给我安装了几款软件,研究计划在我脑海中不断完善和细化。了解到X老师应对繁重的科研任务时旺盛的工作状态和时间管理方法,我很受鼓舞。一次仓促的外出,满载而归。

    鉴于我们的水平距SCI相差尚远,我决定先搞一篇中文的文献计量来投石问路。放假离校后,我先留在学院所在城市和家人玩了两天,晚上在宾馆里摸索着数据库的检索策略,完成了中英文献信息的下载。我做的中文论文是关于共词聚类分析的,由于之前学过点数学建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这些原理我都已熟悉,软件用得也比较顺手,但在建立共词矩阵的技术细节上遇到两个坎,我在网上搜来搜去试出了解决办法,幸好没让这种小问题去麻烦老师。其间我还学习了多维尺度分析、网络分析和战略坐标的绘制方法,虽然没能体现在论文中。开学前我就写好传给了X老师,图表小修后投稿一刊影响因子0.8+的中文核心,很快被录用。

    “破土动工”

    有了第一步的基础,我们正式进入SCI动工阶段。那个寒假我主攻中文论文的同时,小组也已经开始分头为英文论文准备了。X老师发现我检索的文献信息不够全面,托朋友在国外下载了数据传给我们。我们所要写的论文思路很简单,但要把上万篇文献从各个角度进行统计,此等工作量不可蛮干,我们仿照**学者何玉山的“Excel玩转文献计量”.开学后的第一个月里我一有空闲就用对照着X老师自制的教程鼓捣Excel.每学会用一套Excel函数,都像挖掘了一座宝藏似地兴奋,我还根据实战经验对X老师的教程做了补充和修正。所有图表都在14年4月前完工,Excel果然是科研神器啊。

    铺垫完毕,接着就要趁热打铁撰写英文论文了。X老师打***话嘱咐我要发挥团队的力量,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五。一前我们小组4人聚到图书馆,用一个晚上明确了分工,大概每人负责2到3小节。我们都是首次动笔写英文,又要保证文风一致,所以选出了1篇文献计量方面的经典论文作为语句的参考模版。之前我借过几本教SCI写作的书,当时草草翻看,到了起笔时依旧脑子里一片空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建议各位带着具体的写作目的去看这类工具书,效率会高些。我们请了一周的晚自习假留在队里写论文,队干部欣然答应。我们把电脑摆到一起,时而讨论询问,时而闷头纠结。尤其到了夜深入静的时候,盯着屏幕上一整晚上就写了可怜巴巴的几句话,眼皮坠地又不甘放弃。到周四晚上,我把大家写的各部分汇总到了一起,长舒一口气,熄灯后躺在床上听起了好像阔别许久的轻音乐。还没完,那个周末请了英语教研室的G老师润色。不过我们没写讨论,这部分难度太大,我们能做的只是根据结果和先前积累的文献总结出几点讨论的方向,交由X老师收官。

    不久后向老师查出论文中的文献筛选方式有误,怪我当初粗心,又花了一个周末补齐了落下的70多篇文献的数据,就当复习一遍Excel的操作技能。

    漫漫投稿路

    14年7月开始了X老师为我们投稿的漫漫征程。整理着邮箱里一封封期刊回执信,一条时间轴清晰地在我眼前呈现。

    首先尝试了一家消化领域顶尖级期刊,影响因子11+,不出所料——秒拒,本来当炮灰是为了讨教大牛几句评价,却没想啥说法都没讨着。紧接着投了一家文献计量领域的期刊,因我们所用的方法专业性不强,拒之。落户到一家影响因子4+的消化领域的期刊,总算进了外审阶段,我们暗自庆幸,这回宝贝女儿不会被婆家赶回来了吧。一个多月后幻想破灭,X老师发消息安慰我:“这篇文章发得是比较坎坷,但只要写出来的文章终归有发表的地方。”看到“坎坷”二字我笑了,这种把投稿过程拟人化的说法真是得当。可能是中文那篇投得太顺利,把我的心理预期抬高了。人生的沟沟坎坎多了去,都说论文像自己生的孩子,那就让孩子在屡败屡战的磨练中成长吧。

    15年2月初,寒假,突然收到《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的返修通知。原来在去年11月初投稿后3个月以上未见回复,X老师刚催过稿。编辑的语气满含歉意,修改意见集中在语法错误和边边角角的内容删补上。既然不用大修,我借用X老师提供的模版一晚上写好了修改说明。大年初二,编辑来信要求发表前最后一遍校对,须在邮件发出48小时内完成。老外可不过年!**长征只差一步,我当晚微信召集小组成员划分段落,约定的初三晚10点前完工。初三那天的安排是滑雪,我就在往返的车程中用手机校稿,还好我不晕车。大家都很给力,如期完工。2月底收到录用通知,3月online登出电子版,坐等纸质版正式发表。

    15年4月8号,悲剧降临。晚饭后我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邮件,称论文连同版面费一并退回。X老师马上和我通了电话。X老师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等蹊跷的论文撤回事件,思来想去,可能是他将发表类型由综述换为论著的提议惹恼了编辑。《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7+的影响因子虽然不足为道,对一帮本科生已属来之不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手里溜走。想太多已无济于事,X老师当机立断——再投。不一会儿他就选定一所中国某大学附属医院主办的SCI,让我们4个把自己的签名拍照发给他。因为第二天有考试,我复习到12点多,睡前正要关机,弹出邮件提醒,正是那家杂志的投稿回执信。我换了新的微信签名——“咀一口真气不散”.

    坎坷仍在继续,换了一家又一家。后来才听C师姐说:“那段时间X老师情绪很差,在实验室念叨‘ZTS他们的稿又被拒了’。” X老师在背后付出的辛苦可能是我们难以体会的。文献计量类论文的保鲜期很短,拖得时间越长,投中的可能性越低。编辑很可能要求把数据更新至14年,即面临大修。况且离毕业只剩一年,紧迫感与日递增。

    7月中旬,之前投稿被拒的那家文献计量领域的期刊发来征稿信,称我们那篇稿子的题材符合其新开辟的“case study”栏目,截至日期为8月15日。此时我们已搬回老校区并进入附属医院实习,方便和X老师当面商量了。稿子已投到它刊,为避免一稿两投,又不愿撤稿,X老师提议:最后20天把姊妹篇赶制出来。与前1篇分析某领域的全部文献(姑且称它为“大数据”)不同,这回我们的计量范围是引用频次排名前100篇的文献,简称“top100”.X老师说收到征稿信后投中的机会往往较大,我们甩去疲惫,上马开干。掌握了上一次的套路,这次进度快了很多。top100对文献的筛选标准更加严格,筛选过程以流程图描述。纳入计量的每篇文献都要至少读完摘要以通其大意,把握不准的还要去下载全文,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或非原始论著类型的文献统统剔除。我因文献漏筛而返工了好几次,以后真该吸取教训。

    top100带来的希望一闪而逝,那家期刊新栏目的来稿想必不少。top100重复着那篇大数据论文的命运,邮箱里不时收到投稿回执,跟着几天就有被pass掉的消息。我开始复习考研,对投稿的坎坷麻木了。

    11月,X老师又有了新想法:将Top100以方法学的方式改投医学教育类杂志。保研通知已下达,我可以腾出手去接触教学管理类论文。11月底完成了论文的大致转型,期待老树开新芽。

    与此同时,投到《Springer Plus》半年多的大数据论文来信了,小修了一下同意录用。12月初通知校对,仍旧限时48小时,只是这回我的情绪平静了许多。半个月后发表。《Springer Plus》是当年新晋的SCI期刊,只是入围SCI-E,影响因子第二年才能发布,自然不比失之交臂的《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但我们一帮本科生如愿在毕业前收获1篇SCI已经很幸运了。

    我们并未就此止步。坎坷的投稿之路逼我们不断尝试翻新,于是形成了论文的系列性,为保证top100和医学教育版的后续发表,就得降低与大数据论文的重复率,对接最新研究进展,讨论部分的重新整理加工成了接下来的重点。在X老师指点下,16年伊始我们又马不停蹄的查阅15乃至16年的新文献,锻炼着自己撰写讨论,弥补写大数据论文时的缺失。祝愿我们前期的积累能在日后充分释放。

    记了这么多流水账,我总结几点感悟:

    1、做科研需要持久的耐力,层层推进,形成一种惯性。起初我们结组做文献计量好比埋下一颗种子,发表SCI的过程就是培育这颗种子开花结果,我们要把握它的生长规律,悉心施肥灌溉。我们这一代成长于毕其功于一役的考试文化中,上大学后习惯考前突击,这与科研模式格格不入,所以参与科研时要把学习态度和方式调整到位。

    2、投稿就像为自己的孩子找合适的人家,为之牵肠挂肚乃人之常情。一波的三折的投稿经历,让我慢慢学会了放平心态,不去计较一时的得失。掌握些投稿技巧很有必有,但没必要让自己的心情随稿件的或收或拒或喜或悲。尽人事,随天命。

    3、我们的课题虽然没有涉及动物试验,但在期刊文献知识方面的收获颇丰,起到了科研入门的作用:认识了许多科研术语,学习了数据库检索、文献整理分类、期刊评估、热点追踪等方法,还经X老师的引导接触了点循证医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知识。磨刀不误砍柴工,各位有空不妨学习一下文献计量,不一定抱着发这类论文的目的,而是作为一门工具服务于自己的研究,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本科生参与科研,眼光不要局限于技法层面或发表成果什么的,而应把重点放到科研素养的培育,这好比鱼与渔的关系。比如近年来做文献计量的神器层出不穷,分析方式也是花样翻新,我们当初绞尽脑汁用Excel折腾出的结果,PubMed旗下的工具网站点点鼠标技能轻松搞定,而且画出的图更高大上。我们掌握的Excel操作技能很快会被淘汰,但此间提供了诸多机会可用以培养严谨的学术精神、与伙伴和老师交流探讨的习惯、***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大数据思维等,这些才会让我们长期受益。

    最后,一定要感谢X老师一步步把我们领入SCI的大门。更重要的是,他用身体力行的影响,让我们领会到什么是科研精神。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