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神经内科医学进展 > 不安腿综合征常规治疗管理(下)

不安腿综合征常规治疗管理(下)

2015-09-25 08:00 阅读:1565 来源:医脉通 作者:林* 责任编辑:林夕
[导读] 国际循证医学标准(EBM),Meta分析及实践的建议均可用于指导RLS的治疗。

    国际循证医学标准(EBM),Meta分析及实践的建议均可用于指导RLS的治疗。已发表的EBM指南评估了RLS相关随机对照研究,但并不包括2008年以来的试验和所有可行的治疗方法,所以目前正在更新。

    影响RLS推荐治疗的因素

    指示多巴胺激动剂作为首选治疗的因素

    ◆ 周期性肢动次数在夜晚睡觉时增加

    ◆ 周期性肢动和运动症状在白天发生

    ◆ 合并抑郁

    指示α?2?δ配体作为首选治疗的因素

    ◆ 除RLS以外合并睡眠障碍和失眠

    ◆ 合并疼痛综合征

    ◆ 多神经病

    ◆ 复发性冲动控制障碍病史

    ◆ 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

    指示**-纳洛酮或其他**类药物作为首选治疗的因素◆ 之前其他治疗失败

    ◆ 多巴胺能治疗的禁忌症

    ◆ 疼痛障碍需要药物治疗

    缩写词:RLS,不安腿综合征

    世界RLS研究组织发表了长期治疗RLS的Meta分析及一致的推荐,但是这些推荐仅基于近期6个月的实验。与EBM指南不同,该报告包括精选摘要和已发表的数据。根据这些指南(包括已修改的国际EBM标准),普瑞巴林是唯一拥有A类推荐证据的长期治疗RLS的药物。这个推荐是基于一项为期1年的试验,发表于EBM标准之后。其他药物由于其长期治疗RLS(1-5年)可能的疗效而被归类为B类推荐药物。这些药物是加巴喷丁酯,普拉克索,罗匹尼罗(1年),左旋多巴-苄丝肼(2年)及罗替伐汀(5年)。

    RLS及抑郁患者的治疗

    RLS可增加抑郁风险,并且许多抗抑郁药物会加重或引起RLS症状,所以对每种情况的治疗都应考虑其他因素,以下研究提示多巴胺激动剂罗匹尼罗和普拉克索能改善抑郁和RLS症状,丁胺苯丙酮是较为少见的不会加重RLS病情的抗抑郁药之一。

    罗匹尼罗

    ◆ 研究包括231名患有RLS和轻度抑郁症状的患者。

    ◆ 给予患者罗匹尼罗4mg/d治疗或安慰剂治疗,持续12周。

    ◆ 罗匹尼罗显著改善RLS(IRLS得分下降)及抑郁(MADRS得分下降)症状。

    普拉克索

    ◆ 研究包括402名RLS及中度至重度情绪障碍患者。

    ◆ 给予患者普拉克索0.125-0.750mg/d治疗或安慰剂治疗,持续12周。

    ◆ 普拉克索显著改善抑郁(BDS得分下降;P <0.019)及RLS(IRLS得分下降;P <0.0001)症状。

    丁胺苯丙酮

    ◆ 研究包括60例中度至重度RLS患者。

    ◆ 给予患者150mg丁胺苯丙酮治疗,每日一次,持续6周。

    ◆ 应用丁胺苯丙酮后RLS无明显改善,但也未发现症状恶化。

    缩写:BDS,贝克抑郁量表;IRLS,国际RLS量表;MADRS,Montgomery–?sperg抑郁量表;RLS,不安腿综合征美国睡眠医学会临床实践推荐基于EBM研究质量评级,并于2012年发表,推荐非***类多巴胺激动剂作为一线治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一直在改进推荐。

    欧洲最近的一版指南发表于2012年,A级证据推荐罗替伐汀,罗匹尼罗,普拉克索,加巴喷丁酯,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并且认为这些药物对于RLS短期治疗均有效。有关长期治疗,指南认为罗替伐汀有效,加巴喷丁酯很可能有效,罗匹尼罗,普拉克索及加巴喷丁可能有效。

    根据区域性治疗政策,各自国家的治疗指导也可以采用。一些关于亚洲人群的研究,尤其是日本已经发表指南,并且日本睡眠研究会一直在更新指南。

    总结

    最具数据支持RLS治疗的是应用多巴胺能药物,这些数据已经收集多年。α?2?δ配体为治疗提供了另一个选择,并且均可用于初始治疗。**-纳洛酮可用于严重RLS患者的二线治疗。但是对于多巴胺能无效或进展的RLS,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来指导如何进一步治疗。这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未来,病因及特点可作为界定普瑞巴林作为初始治疗的最为适合的指标。

    长期治疗的不确定性需要制定长期的治疗方案,应基于一些研究的证据,而不是基于一个对照性研究或共识标准。鉴于RLS症状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各不相同,因此应选用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包括基于基因检测信息的方法。基因研究从病理学角度为RLS治疗提供不同路线,例如铁代谢,基底节区出现早期改变,心血管疾病导致缺氧,或外周缺氧。只有在了解了基因与合并症改变是如何导致RLS的复杂机制之后,我们才能改善该疾病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