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呼吸科医学进展 > 结核病的五大误区

结核病的五大误区

2015-03-25 22:44 阅读:3017 来源:医学界网站 作者:学**涯 责任编辑:学海无涯
[导读] 昨天是“世界防止结核病日”,关于结核病,你知道有哪些误区吗?

    还记得鲁迅先生的《药》么?那时候的人们用**治疗肺痨,即肺结核。关于结核这种病,从古至今都不缺误解。3月24日是第20个“世界防止结核病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副主任医师李锋博士向《医学界》介绍了这个容易被误会的传染病。

    感染意味着发病吗?

    感染结核菌并不意味着成为结核病患者。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存在结核菌的潜伏感染,这些人不表现任何症状,X-线胸片结果正常,仅结核菌素皮内测试出现阳性结果。而且,这些人还不像历史上的“伤寒玛丽”,本身并不具有传染性。在10个携带结核菌的人中,约有1位会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即成为结核病患者。

    结核病是种老人病?

    李锋博士介绍说,他们医院收治的患者中,许多都是婴幼儿患者。一方面,由于结核感染人群基数大,未及时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可从家人、保姆等人身上接触到结核菌而致感染;另一方面,由于年轻人流动性大,经常扎堆网吧等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同时因生活不规律、常熬夜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成为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并举例说,今年2月份在上海某网吧,一位24岁男子连续上网19小时后突然吐血,当场死亡,经法医勘察,死者就患有肺结核,不排除除因肺结核咯血导致窒息死亡的可能。

    误诊:您咳嗽超过两周了吗?

    在中国,肺结核患者总数位居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肺结核并不罕见,但由于其早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仍容易被误诊成肺炎等其他肺部常见疾病,甚至有时还被误认为肿瘤。李锋博士特别提醒:咳嗽、咳痰超过两周、抗生素治疗两周无效、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者,应警惕活动性肺结核的可能性,应做结核病的鉴别诊断。

    用药可以不规律吗?

    和所有微生物感染的治疗一样,结核病同样面临耐药性问题。李主任介绍说,结核杆菌有原发耐药,也有继发耐药即获得性耐药问题。后者是指患者原本感染的是药物敏感的结核菌,但由于用药不规律、治疗不足,在治疗过程中发展为耐药结核菌。这一方面增加了治疗失败与结核病复发的风险,同时更意味着现有的抗结核药物失效。耐药结核的治疗将使用二线药物,价格昂贵,疗程更长,且更难治愈。为避免人为导致的获得性耐药,李主任强调,对肺结核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应当做到“规律”这一原则。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治疗中断,比如药物引起肝功能受损或者各种原因的不能耐受,则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而不应擅自停药,更不能随意改变用药的“节奏”.

    卡介苗能预防感染吗?

    卡介苗是孩子出生后国家计划免疫里的第一针,但许多人并不了解卡介苗的作用。作为一种减毒活疫苗,卡介苗可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病率,如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型结核病等,但并不能预防结核杆菌的感染,同时,卡介苗也无法提供终身免疫。

    李锋医生介绍说,普通人群为预防肺结核,首先应做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避免去空气不流通、人流过于集中的场所,如网吧等;与肺结核患者接触时患者和接触者均应当佩戴口罩,工作场所也要注意通风和光照,工作中尽量劳逸结合,过度劳累容易让结核菌“乘虚而入”.在日常生活中,不应随地吐痰,打喷嚏时尽量采用纸巾、双手或者手帕遮住口鼻,要保持室内清洁、通风。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