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血管内科医学进展 > Tmax大于14s是预测溶栓后颅内血肿的良好预测因素

Tmax大于14s是预测溶栓后颅内血肿的良好预测因素

2013-10-24 11:19 阅读:6005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近期《卒中》杂志一项研究表明,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CTP)参数可很好地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研究表明,脑血流达峰时间(Tmax)14s是预测溶栓后颅内血肿的良好预测因素。 颅内出血是卒中溶栓治疗的一种严重的潜在并发症,因此,研

  近期《卒中》杂志一项研究表明,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CTP)参数可很好地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研究表明,脑血流达峰时间(Tmax)>14s是预测溶栓后颅内血肿的良好预测因素。
 


     颅内出血是卒中溶栓治疗的一种严重的潜在并发症,因此,研究者试图评估是否可采用最佳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CTP)参数来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出现的脑实质血肿(PH)。

     研究者对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全脑CTP检查,采用CT/MRI进行随访,以明确出血转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CTP3个参数----相对脑血流量,相对脑血容量和达峰时间(Tmax)。


     研究入选的132例患者中,70例患者行溶栓治疗,14例患者(10.6%)随访影像学出现pH。NIHSS评分(P=0.033)和溶栓治疗(P=0.003)是出现PH的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表明,Tmax>14秒(曲线下面积=0.748,P=0.002)和相对脑血流量<对侧平均值30%(曲线下面积=0.689,P=0.021)是最优阈值,Tmax与PH的相关性强于相对脑血流量。
Tmax>14s,出血量>5ml预测PH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68%,阴性似然比为3.16。在一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Tmax>14s,出血量,和溶栓治疗是PH独立预测指标(P<0.05)。

     研究者总结道,Tmax>14s是与PH相关最密切的CTP参数,这优于相对脑血流量<30%(相当于CTP缺血量估计)。虽然CTP显示的缺血核心容积在PH预治疗预测中非常有用,但Tmax相关性更强,并可能更好的预测可能的出血解剖部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