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一项全国性研究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幸存者的死亡率和血管病危险明显增加。对危险因素积极处理以预防SAH后的新发血管病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SAH患者入组时间为1987年1月至2003年1月。研究者对SAH后3个月仍存活的患者计算血管性死亡、全因死亡、致命或非致命性血管病方面的标化死亡比和标化发病(率)比。
结果显示,共有17705例SAH患者被纳入研究,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9.7岁,59.5%为女性。其中,有11374例患者在SAH后至少存活了3个月。在随访期间(平均随访期6.8年),有2152例(18.9%)患者死亡。SAH后5年内的死亡风险为12.9%,10年内为23.6%,15年内为35.4%。血管性死亡和全因死亡的总的标化死亡比分别为1.57和1.61。较年轻患者的标化死亡比特别高:50岁至65岁患者血管性死亡和全因死亡的标化死亡比分别为2.1-3.7和2.1-2.6。致命或非致命性血管病的标化发病(率)比为1.51。
研究报告2月17日在线发表于美国《Stroke》(卒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