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之谜:或与“膝下扣带回”有关(2)
2011-01-24 10:34
阅读:2408
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最近,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罗劲研究员和张文彩博士等人研究证明,安慰剂效应可能与脑内的“膝下扣带回”这一区域的功能有关,可能正是因为它的作用,使得原本只具有镇痛功能的安慰剂治疗“转移”到缓解不良情绪上,发生“迁移现象”。该项研究成果即
接下来,志愿者被告知,如果将磁疗电极连接到他们颈后的大椎穴,还有助于缓解在观看令人极不愉快的图片时的不良情绪反应。于是,研究者给志愿者施加“磁疗”时,给他们观看一些可怕的双头蛇、残缺的肢体、交通事故现场等图片,并同时记录了志愿者的主观情绪体验以及脑内发生的变化。
研究发现,当人们建立起了安慰剂能够镇痛的信念后,也会倾向于相信它也能有效对抗不良情绪。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的迁移现象,从生理性疼痛的缓解迁移到不良情绪的调节变化上。
脑功能成像分析进一步显示,这种“迁移性的”安慰剂效应可以明显地调节和降低脑内参与焦虑等不良情绪的神经结构之一杏仁核的激活水平,使这个区域的兴奋减弱,缓解不良情绪;研究还表明:“迁移性的”安慰剂效应的发生可能与脑内的“膝下扣带回”这个区域的功能有关,这揭示了人脑依靠安慰剂信念效应调节不良情绪的机制。
罗劲认为利用“迁移性的”安慰剂效应来调节不良情绪可能具有这样的特点,虽然目前还是在严格的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但探明其具有怎样的心理与脑科学机理还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