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艾司唑仑 vs 阿普唑仑,同为镇静催眠药,有何区别?

艾司唑仑 vs 阿普唑仑,同为镇静催眠药,有何区别?

2022-08-24 16:45 阅读:5287 来源:网络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艾司唑仑与阿普唑仑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眠有许多表现,如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总睡眠时间减少等,失眠的表现不同,药物选择也不同,入睡困难者宜选择超短效或短效的安眠药,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这些药物催眠作用强,半衰期短,起效快,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入睡困难的首选药物,而睡眠维持障碍的患者宜选择中长效的安眠药,如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这些药物可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

同为苯二氮?受体激动剂的中长效安眠药,艾司唑仑与阿普唑仑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药理机制区别

阿普唑仑又名佳静安定,是经典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的苯二氮卓受体,加强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发挥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半衰期为12-15小时,作用时间长,可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夜间觉醒和惊醒次数,可产生近似生理性睡眠,从而改善睡眠质量,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症和焦虑症,尤其适用于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或伴有焦虑症的失眠患者。

艾司唑仑为苯二氮?类抗焦虑药,作用机制与其选择性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与中枢苯二氮?受体结合而促进γ-氨基丁酸的释放,与促进突触传导功能有关,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抗惊厥与抗焦虑作用。

用法用量区别

阿普唑仑

1、抗焦虑:开始一次0.4mg。一日3次,用量按需递增。最大限量一日可达4mg。

2、镇静催眠:0.4~0.8mg,睡前服。早醒者可使用我这类中长效的药物。

3、抗惊恐:0.4mg,一日3次,用量按需递增,每日最大量可达10mg。

阿普唑仑的使用原则为:

1.小剂量起始,逐渐增加剂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在睡前5-10分钟服药,夜间醒来无法入睡时,如果距离习惯起床时间多于5小时,可服用唑吡坦、佐匹克隆等短效镇静催眠药。

2.每周选择2-4个晚上间断服药,不要连续用药。

3.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一般用药时间不超过4周,超过4周应重新进行评估。

4.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停药,避免突然停药,防止出现失眠反弹和停药综合症。

艾司唑仑

艾司唑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催眠药,许多顽固失眠的朋友可能都长期使用此药物。

它的一般使用剂量:镇静,一次1~2mg,一日3次;催眠,1~2mg,睡前服;抗癫痫、抗惊厥,一次2~4mg,一日3次。

表1 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的区别


注:本表格整理自各药品说明书,可能存在不同厂家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不一致的情况,仅用作临床用药参考。

禁忌症不同

阿普唑仑

1、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的急性酒精中毒。

2、肝肾功能损害。

3、重症肌无力。

4、急性或易于发生的闭角型青光眼发作。

5、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

6、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危险精细作业者。

艾司唑仑

1、使用本药期间不宜饮酒。

2、对其它苯二氮卓药物过敏者,可能对本药过敏。肝肾功能损害者能延长本药消除半衰期,因此药物剂量要适当减少。

3、癫癎患者突然停药可导致发作,严重的精神抑郁可使病情加重,甚至产生自杀倾向,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而成瘾,如长期使用应逐渐减量,不易骤停。

4、出现呼吸抑制或低血压常提示本药物使用超量,因此肺功能不好的患者慎用本药。对本类药耐受量小的患者初用量易小,逐渐增加剂量。

5、重症肌无力 、急性或易于发生的闭角型青光眼发作者慎用本药。

6、另外,在妊娠三个月内,本药有增加胎儿致畸的危险。

7、孕妇长期服用可成瘾,使新生儿呈现撤药症状,妊娠后期用药影响新生儿中枢神经活动。

8、分娩前及分娩时用药可导致新生儿肌张力较弱,应慎用。

9、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参考文献:苯二氮?受体激动剂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来 源 | 综合整理自网络
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