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体温的机理是什么?
2018-03-24 08:42
阅读:4734
来源: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
作者:南*雪
责任编辑:南山雪
[导读]
高体温主要包括中暑及发热惊厥。高体温急诊很多见,正常的反射是良性电解质紊乱,当反射有缺陷时,会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快速致死中暑是指通过汗液调节体温的功能衰竭。人处于热环境中突然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症状,常是环境太热、过度活动、缺水与感染的综合作用。临床分中暑衰竭、中暑痉挛、中暑高热、日射病。发病机制:
①体温调节不当使体温过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各内分泌腺体功能亢进,耗氧量增加新陈代谢增加,致热增加;
②热蓄积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③散热时大量出汗,水代谢失调;
④出汗时盐丢失引起电解质紊乱。病人心输出量、血压、心律、每分通气量、中心体温均上升,血糖减低。在体温40℃或更高时,大脑皮质出现不可逆性损害高体温的程度、持续时间、PaO2、心输出量及血糖的变化,与预后有关。
热衰竭是指由于人体对高热环境过度反应,大汗使大量体液丧失,常伴呕吐,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中心体温超过42℃即出现与低血容量性、心源性、感染性休克相似的不可逆性休克,即使再纠正体温、血糖及其他监测指标,也不能克服麻醉时恶性高热是罕见的、难以预料的体温与代谢升高,常见于各种**使用中,尤其是箭毒与氟烷,乃由于骨横纹肌代谢方面的家族缺陷所致,可能伴有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增高。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