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发生伤害医务人员案致1死3伤
2012年3月23日17时03分,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邮政街派出所接到110指令,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五号楼风湿免疫科医生被打,立即出警处置。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得知一青年男子用水果刀将4名医生捅伤后逃跑。
28岁的年轻生命这样逝去无疑让人分外痛心,医患纠纷走向暴力,不可否认这是社会情绪的一种折射,跟整个社会环境有关。任何单方面的改变都不起作用,一定要有系统的改变、重新构建医患关系才会有改观。事实上,如何打破现有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同时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焦虑、彼此怨恨和彼此不信任情绪,重建和谐医患关系,将会是一个持续的话题。
尽管我们大力提倡医患和谐,但医患冲突在近年来依然时有所闻,医患关系紧张的忧虑依然挥之难去。“医者父母心”,中国传统曾最受人尊敬、并与人伦至尊父母相提并论的职业,屡屡因冲突事件受伤,令人深思。
实际上,这是一种病,而且是一种传染病,究其深层原因:1、最主要是医疗体制缺陷,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的不到解决,长时间的积聚得不到回应,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2、媒体的过度渲染,使得不明真相的人轻易被情绪感染。3、公立医院市场化运作与定位的矛盾;4、医生与患者之间有效沟通不足,不排除少数医生医德的沦陷。对于年轻的医生来说,仇恨可能有万千的理由,但是回应这种仇恨却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用爱去回应,去沟通、去寻求理解、去改革、去改变。
事实上,没有相应的权利保障,医生与患者注定都是体制下的弱者。要做一个有医德的医生,意味着必须恪守清贫、耐住寂寞。在现有体制下,医生的专业能力与知识处于一种被严重低估的状态,因此,一些医生才会耍各种小动作,自甘堕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医患沟通之殇,更需要爱与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