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特性肺炎和其他微生物肺炎。现临床上多为多种病原体所致的混合感染性肺炎,由于致病因素较复杂,单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肺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3~8岁,平均6.3岁; 男66例,女54例。全部病列经X线检查,肺部体征检查确诊为肺炎或支气管肺炎,排除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并同意服用中药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60人。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儿科学》做出诊断:①临床表现为发热,起病较急,咳嗽,喘憋,咽部痰声,鼻翼煽动;②肺部可闻及细小湿啰音或捻发音,在哭闹、深呼吸时明显;③X线示肺纹理增多,模糊,或见不规则斑片状阴影。中医症候主要为壮热,汗出热不退,烦躁,咳嗽痰鸣,咳痰黄稠,可有气促,喘憋,鼻翼煽动,舌质红,舌苔黄厚,脉滑数或指纹青紫,多达气关。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青霉素5-10万U/(kg.d),或用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支原体等病原感染时及时调整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至体温恢复正常后5~7天停药。治疗组加用桔梗杏仁煎加减。桔梗、杏仁、薄荷、白芷、川贝各5g,银花、连翘、黄芩、桑白皮各9g,丹参10g,怕冷汗多者加黄芪,芦根各15g,咽红者加牛蒡子9g,痰多者加天竺黄9g。剂量为1~5岁用量,应随年龄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3天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治愈:外感症状消失,体温正常,咳嗽停止,肺部啰音消失,X线胸片检查病灶吸收。显效:体温正常,仍有轻咳,肺部啰音消失。X线胸片检查示病灶基本吸收。无效:症状和体征未有明显改善。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52例,好转4例,无效4例,治愈率8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43例,好转8例,无效9例,治愈率71.67%,总有效率8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油显著性差异(P<0.05)。
5 讨论
小儿肺炎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防止小儿四病之 一,该病发病率高。就其病因病机,祖国医学有较详尽阐述。小儿之体稚阴稚阳,形体未充,易于感邪,风邪外袭,必先犯肺,肺失宣肃,化津为痰,郁遏化热,痰热相搏,阻于气道,导致肺气闭塞,其病位于肺。痰是肺炎的主要病理产物,治疗当从痰论治,重点治疗痰热,在宣肺开闭时及时祛痰,痰热除,肺闭即开。
中医认为,此证是于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固,外感风热或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致痰热互结,阻塞气道,肺气闭郁,肺失宣肃所致,桔梗杏仁煎方中梧梗宣肺、祛 痰、镇咳,杏仁、金银花、莲翘、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润肺止咳,桑白皮泻肺止咳,川贝润肺化痰止咳,丹参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内清肺热、外散表邪、理气化痰。药理研究证实,桔梗具有祛痰、镇咳、抗炎、提高人体免疫力等药理活性:金银花、连翘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作用;杏仁能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有利于改善肺部呼吸功能;川贝能扩张支气管和解除平滑肌痉挛,镇咳祛痰作用明显;桑白皮所含主要化学成分黄酮有明显镇痛,镇静作用,利于改善情绪;黄芩则兼有抗过敏,抗胶原纤维,抗炎等作用。丹参含有丹参酮,异丹,参酮、丹参素等,能清除氧自由基、稳定生物膜,可改善肺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西药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肺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本文通过60例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减轻以及肺部体征消失等方面均比对照组好。说明本文治疗组所用中药方药具有消炎、祛痰、解痉、镇咳等作用,提示与西药配合治疗可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
作者:陈俏花
长期以来,人类得以生存往往会面临高水平的基因突变,而这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详细]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