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了这身本领,每一位医生都能成为大侦探!
2017-03-24 19:38
阅读:1340
来源:治趣微信号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俗话说,不想做侦探的医(学)生,不是好医生。这话谁说的?站出来!
俗话说,不想做侦探的医(学)生,不是好医生。这话谁说的?站出来!
话虽找不到出处,但是一名好医生肯定是一名好侦探,为啥呢?
侦探需要观察环境、搜集证据、还要有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辨别真伪能力,这样才能破案找凶手,不至于冤枉好人放过坏人!
医生也一样,来了一位病人,通过问诊、查体、辅检等手段,要从病人的只言片语中、化验报告单中迅速判断出病人患了啥病,这事儿也不能错,错了是要命的!要不了病人的命,也会要了你的“命”,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迅速通过表面证据,抽丝剥茧,找出真相的本领是啥?答案就是临床思维咯!不然你以为呢?天才毕竟是少数!像我们这种凡人,还是按照凡人的套路来吧!
临床思维是个啥?
专业版:训练有素的医师应用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思辩方法和程序进行的临床推理,根据已知科学知识与原理,结合患者临床信息建立诊断和鉴别诊断,作出临床决策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临床思维。
白话版:对病人的问诊、查体、辅检等措施得到了海量的信息,通过在脑袋里进行反复的推理、验证等大脑活动,最后判定病人得了啥病,要进行怎样的治疗,这个过程就是临床思维。(就是这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为啥要谈临床思维?
治趣为什么今天要谈临床思维呢?“Who knows?”还不是因为在你们的学习中,工作中,诊疗中,临床思维很重要!搞不好影响的是你们的职业生涯啊!
临床思维的欠缺,或者说错误的临床思维,造成的教训是惨痛的!
心绞痛的病人被误诊为颈椎病而死在去做颈X线照片途中 、宫外孕的病人被误诊为盆腔炎而死于失血性休克 、卵巢和输卵管被误认为阑尾而被切除……美国虽然医疗技术先进 ,但每年仍有4400名~9800名住院病人死于医疗失误,所谓“医疗失误”更多是临床思维导致的,可不是手残眼盲。
Oh, it’s too much for me!
近年来,随着检查方法与技术的提升,在高端的检测设备下,各种“有害分子”也无所遁形,医生们能获取到的精准信息越来越多……BUT,信息丰富也不是件好事呀!信息量过大,那么我们筛选信息的难度就会增大,这时候,若没有良好的临床思维做指导,那么就会迷失在信息的海洋,森森无法自拔……
它是傲娇的小公举?
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思维这个傲娇的小公举更是无时无刻的彰显自己。
各位有过临床实习经验的小伙伴,在实习阶段,你们面对疾病诊断时有没有出现举棋不定、难以下结论的情况?在学校的时候,生理生化、内外妇儿不说倒背如流,却也是信手拈来,为啥临床实践会让人这么茫然无措呢?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问诊、查体、辅助检查结果有些支持临床诊断,有些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合。
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疾病临床表现的复杂性,临床诊断难以轻易取得;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你们对临床资料的综合归纳、推理、分析方面存在不足和差异。
要知道,疾病诊断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而是要对获得的临床资料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进行逻辑推理,将疾病的一般规律用来判断特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性质时,需要科学的临床思维。大医生与“小大夫”的区别之一就是:前者在看到病患的各种表象特征后,能够在脑袋里进行快速反应,进行逻辑推理,准确进行诊断;后者看到头痛是头痛、看到脚痛是脚痛,并不能进行推理和分析。
所以说,临床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是医生通过临床资料认识疾病的本质,进行疾病诊断的工具。
临床思维是工具,也是本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医(学)生们也不要着急,毕竟,每一位大侦探以前都是小跟班、每一位大医生以前也是“小大夫”。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