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海医改聚焦分级诊疗 打造1+1+1模式
2016-11-24 18:58
阅读:1226
来源:东广新闻台fm90.9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东广聚焦,继续关注正在举行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
东广聚焦,继续关注正在举行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
大会昨天举行深化医改论坛,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请听东广记者吕春璐的报道:
(在新一轮医改进程中,全国各个省市结合自身特点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人口高度老龄化,上海医改聚焦分级诊疗,打造1+1+1的上海模式,也就是居民在自愿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签约,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说,下一步上海医改将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做实做强基层医院。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使社区医院、基层的这些医生,他们的能力水平,职业发展能够更加的和基层结合起来。这个培养包括学校的培养和学校毕业以后的培养,这是上海将来工作的一个重点。
在信息化的时代,求医问药已经打破地域的限制,如何让百姓就医更便捷、到不同医院就医不再重复检查?国家卫计委信息中心主任孟群透露,目前,我国正在打造全国统一的居民健康一卡通系统。
国家卫生计委按照***的要求在推进,居民健康卡一卡通,可以实现全国就诊一卡通,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居民健康卡63项基本功能应用和63项拓展功能在孕产妇保健、计划免疫等等,都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调阅居民的健康档案,看病的时候可以查询电子病历。
医疗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梁万年说,下一步,我国医改将力争在分级诊疗、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全民医保体系等方面深入推进。)
昨天申城气温骤降,市卫计委与会务组为每位参会嘉宾送上一杯暖暖生姜茶。伴随着志愿者对姜茶的详细介绍,海外专家频频感慨:“中医养生真是神奇”!当天的大会还举办了“中医药促进入类健康”平行论坛,展示了中医药发展从“治未病”到肿瘤治疗的实力和机遇。
在基层健康事业的发展上,让专家感慨的远不止一杯姜茶所体现的健康意识,昨天大会迎来“中国国家日”,来自国际国内的450多名参会代表分组深入本市16个区,近距离感受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来听东广记者代灵、俞倩发来的报道: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的一路与会代表来到徐汇区,首先和天平街道永嘉新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20名成员进行了互动。小组成员的平均年龄虽有68岁,活力却丝毫不输年轻人。每周一,他们都会聚在一块,一起谈心、做手工,排练节目,分享自己新学来的健康食谱。
[我今年75岁,在年轻时候不懂得健康保健知识,得了“三高”还查出来糖尿病。很幸运,几年以后我们里委里办起了健康自管小组,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养生保健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实践,我的血压已经有1年多不高了,血糖和血脂降到接近标准。]
老人的热情与快乐感染了每一位代表,一位来自美国纽约的代表不禁感慨,对于美国的老人来说,最大的问题便是孤独感。
[在美国老年人面临在最大问题是孤独感,他们有钱,有好的福利,好的医疗,但是没有朋友。我觉得你们找到了一种建立“第二家庭”的方式,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
像这样的健康管理小组在徐汇区有4百多个,全市共2万多个。)
在长宁区娄山中学的茶艺室内,老师传授娴雅动作,“**们”细品每道泡茶工序;课间时段,学生则跟随体育老师扎马步、打太极……一系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润物无声;在徐汇区向阳小学,操场上男孩们训练足球的场景让大家精神一振,虽然学校体育场地狭小,但学校把篮球场改造成三人制足球场,球门也相应地缩小,因地制宜开展训练和比赛。在市北高新园区温室植物园,午休时分,园内小桥流水边有十多个身着黑色长衫,随着音乐打太极拳的年轻人。这一生态亮点是由园区污水处理泵站精心设计改造而成。园区负责人介绍,除了硬件上生态环境的打造,园区更开创全国产业园区健康服务先河,邀请三甲医院专家入园义诊、进行疾病筛查、开辟转诊绿色通道等。
中国国家日里,参观者所到之处,都留下了来自不同国家、国际组织和健康城市的代表对健康促进的“中国方案”和“上海实践”给予的高度赞誉。参观者们感慨,有了这次中国行,会努力把这种健康的模式向全世界传播。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