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动辄拿儿科医生说事,我烦!烦!!烦!!!

动辄拿儿科医生说事,我烦!烦!!烦!!!

2016-10-24 20:38 阅读:1526 来源:原创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我是一个儿科医生,我在“云医”老总提出儿科问题的讨论话题后,我坚决不想趟这个混水了,我不想就这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今天(10月12日)那么多健康公众号,就这个问题竟然都是头条,我不说就对不起儿科医生了。
  我是一个儿科医生,我在“云医”老总提出儿科问题的讨论话题后,我坚决不想趟这个混水了,我不想就这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今天(10月12日)那么多健康公众号,就这个问题竟然都是头条,我不说就对不起儿科医生了。

  2016-10-12医学界刊发:又一家三甲医院儿科急诊告急!从去年年底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大城市医院先后出现过儿科停诊的情况。一年过去了,“儿科荒”还在蔓延?最近,某著名三甲医院发出告示,从明天起,将调整急诊儿科开诊时间,由原来的24小时变为7:50-23:00.而调整的原因,他们言简意赅地表示,是“因我院儿科医生缺乏”.

  就在10天前,山东莱钢医院儿科医生李宝华被砍杀身亡的恶性事件还在刺痛着每一个人的心。

  2016-10-10 医学之声有认证个人号在微博里发文批评北京卫计委门,因为他的儿子晚上磕破头,跑了多家医院发现居然没有儿科急诊,气急之下,他怒问北京卫计委,儿科医生都去哪里了?

  是啊,儿科医生都去哪了啊,为什么儿科医生越来越少,为什么啊

  根据《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从2010年起,新医改5年来,儿科医生的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以下。而2012年中国14岁以下的儿童数量为2.2亿,儿科医师的数量为9.6万,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远低于每千名儿童拥有1.46位儿科医师的美国。这样继续下去的话,保证将来大伙看病会越来越难了。

  去年开始,儿科频频告急,卫计委不是招数连连,怎么情况依然每况愈下,没有任何改观呢?

  2015年7月27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为缓解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根据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自2015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被舆论称之为”没医生愿干急诊和儿科,卫计委降低执业门槛!“

  2015年11月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2015年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方案》提出,此次培训将利用财政经费,用一年时间培训县级医院医师,使受训医师能***承担儿科常见病诊治工作。转岗医师培训后,经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并符合相关条件的,转岗为儿科执业医师,《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变更为儿科专业。2015年将总共转岗培训1820人。

  2016年1月30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儿科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有两条重要信息:1、合理调配儿科医务人员力量,做好门诊和急诊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得出现停诊和拒诊情况。2、儿科医务人员不足时,可以对高年资内科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充实儿科医疗力量。通知一出,犹如炸开了锅,一条”儿科人手不够内科凑“的新闻被反复刷屏。

  2016年2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为解决儿科医生荒问题,教育部将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并将自今年7月起开始招生。到2020年,力争使我国儿科医师达到14.04万人以上,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从目前的0.53人增加到0.6人。此举被媒体称为”儿科医生培养放大招啦!“

  儿科命运有关国计民生,动静如此之大,以致惊动了中央。2016年3月22日,中央深改组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的详细内容是什么?对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做了哪些具体部署?一直不见下文。5月18日,在等待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后,国家卫生计生委终于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我们盼望已久的《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仔细审读可以看出,《意见》的确是针对儿科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拿出了标本兼治的措施,可以相信,《意见》为儿科的发展带来了春天!

  但是,《意见》原则性的内容多,许多条款缺少细则和可操作性,个别地方甚至与已有的规定还有冲突,这给贯彻落实留下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和许多的不确定,难免会影响《意见》的执行效力。这里仅举一例。

  《意见》提出,”城市综合医院可根据医疗需求开设儿科门诊,需求较大的设置儿科病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有病房的儿科,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病房床位数“ 这与国家卫计委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对医院建设、科室设置等要求和标准是相违背的。

  国家卫计委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明确要求,二级以上医院科室设置”临床科室至少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对符合标准的医院发给铭牌。这是准入的硬条件,没有儿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是不符合要求和标准的!也是不得登记和批准开业的。

  1994年2月26日***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章规划布局和设置审批第八条”设置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第三章登记第十六条”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二)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

  第四章执业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意见》给出的这个要求,明显降低了城市综合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基本标准,由本来的硬条件变成了软要求,这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不开设儿科或撤销儿科带来了依据。也给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制造了障碍。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匪夷所思的!

  按照国家卫计委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医院建设、科室设置等要求和标准,是不允许二级以上医院不设儿科的,尤其是当前儿科形势紧迫,照常理应该严格督查医院标准执行情况,对不合标准者勒令整改或停业,对责任人追究行政直至法律责任。决不允许医院因为儿科不赚钱而把儿科关了,关了的要重新开,没有开的勒令整顿到位。不知道《意见》为什么会这样要求?

  此外,在非常时期,《意见》应该就近些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遍布,该不该、需不需设立儿科,也应该有统一标准和要求,但是《意见》却没有明确要求。

  中央《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本来应该是滴水不漏、无可挑剔的,想不到竟然如此漏洞百出,暗藏置儿科于死地的杀机,怎么还指望救儿科于水深火热呢?你不死就是万幸了。

  那什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法呢?以笔者愚见,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正视现实,高度重视,逐步解决问题。停诊、限诊、通宵排队……全国儿科直逼承受极限,经过这一轮舆论发酵一样的狂轰滥炸,儿科瘫痪的问题人尽皆知,体系问题暴露无遗。如果**有关部门能正视现实,清楚看到儿科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高度重视,对症下药,问题应该是不难得到解决的。即使先救火,也于事有益。怕只怕仅仅是看到了暴露的问题,做些形式上的所谓重视或安抚,今年这样,明年依旧这样,直至愈演愈烈,积重难返。

  严格督查医院标准执行情况,对不合标准者勒令整改或停业,对责任人追究行政直至法律责任。一度有关部门对综合医院因为经济等原因撤销儿科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有的竟然还作为改革成果在媒体宣传,会议交流,这正常吗?直到今天我都无法理解。国家卫计委门对医院建设、科室设置等是有明确要求和标准的,二级以上医院临床科室至少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对符合标准的医院发给铭牌。这是准入的硬条件,没有儿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为什么还能让他存在,该不该整顿?近些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遍布,该不该、需不需设立儿科,也应该有统一标准和要求,并不折不扣执行政策和规定,严格监督。决不允许医院因为儿科不赚钱而把儿科关了。

  怎么留住儿科医生,当然是要留住心,留住心不能缺少领导和各有关方面的关心,需要改进医疗制度、加大对儿科的投入、提高儿科医生待遇,在保障儿科医师执业安全上下大力气。在现有的政策和制度下谈提高儿科医生待遇无异于缘木求鱼。君可见,在体制内所谓”赔钱“的儿科医生,一旦挣脱体制的束缚,自己开诊所或医院后,无不赚得盆满钵满,风光无限。解决办法有二:

  一、**补贴,是不是可以在政策和制度上做些改变,像发护士10%津贴一样提高儿科医生10-20%的工资待遇,费用由国家财政直接补助。这样即使儿科医生不赚钱,也能让其收入与其他科室的医生相当。

  二、调整儿科收费标准。最根本的办法是立足儿科自身解决问题,依靠自己的技术和服务(劳动),挣到令同行羡慕的工资和收入,体现儿科医生和儿科的自身价值。前提是必须提高目前儿科的各类收费标准,让儿科医生能赚钱,且能挣大钱。现在,儿科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与成人区别不大,以江苏省为例,二级医院门诊诊查费(以往叫挂号费)儿科与成人一样,即普通门诊、急诊是10元,专家门诊,副主任医师15元、主任医师25元;住院诊查费(每天8元)和床位费(双人间每天65元,3人间40元),抢救费(大抢救130元,中抢救65元,小抢救39元)也完全相同;静脉输液稍有差别,成人8元,儿童11元。儿科本来以用药为主,药量仅仅是成人的几分之几到十几分之几,实行药品零差率以后,取消15%加成,在其他项目的收费上与成人又没有拉开距离,收入就更加捉襟见肘了。提高儿科收费标准,这当然需要老百姓认可,这工作关键就看**怎么去做,肯不肯、愿不愿意去做。最忌讳的是拆东墙补西墙和剜肉补疮,不能以减少(牺牲)医院其他科室医生收入(利益)来提高儿科医生收入,否则,其他专业医生不能平静,儿科医生也无法理直气壮,按下葫芦浮起瓢,老问题没有解决又带来新的棘手问题。

  增加儿科医生编制。现阶段,在公立医院编制还是有吸引力的,增加编制至少可以解决儿科医生数量问题。

  让真正热爱儿科职业的人来做儿科医生。现在在儿科岗位上的人,绝大部分是真正喜欢孩子和儿科事业的人。有爱才有动力。如果能在大学招生和专业选择时做起,儿科医生的稳定性就有更大的保障。

  儿科的问题其实也是卫生系统全行业的共性问题,不过以儿科尤为明显而已。不解决全行业的问题,儿科的问题也不可能完全解决。特别如”压力大、风险高、收入低“等问题,需要党和**出手,加大加快改革力度,彻底改变目前医疗机构逐利的运行体制和机制,还其公益性,同时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证。《意见》作为特殊时期解决儿科局部突出问题有其积极作用,但从长远看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与全行业同呼吸共命运。解决儿科问题仅仅有文件是不够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下真功夫,花大力气,任重道远。切不可过于乐观。过于乐观和悲观一样,都不靠谱。

  作为儿科医生,我实在不想再看到动辄拿儿科医生说事了!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