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50万人签分级诊疗每日新增5000余人

50万人签分级诊疗每日新增5000余人

2016-09-24 20:10 阅读:1035 来源:东方早报(上海)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分级诊疗签约工作,继续往前推进。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分级诊疗签约工作,继续往前推进。

    昨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赴长宁区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调研,现场督办和检查多位市人大代表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建议的办理工作。在督办工作座谈会上,市卫计委方面透露,目前已有50余万居民,在签约家庭医生基础上,签约“1+1+1”医疗机构组合,进行分级诊疗,且每日新签约人数超过5000人。

    座谈会现场,多位上海市人大代表还提出了“可进一步探索1+2+x模式”“加大培养全科医生”“提高社区医生薪酬”等多项意见。

    进一步探索1+2+x模式

    “1+1+1”是一种“分级诊疗”签约模式,即居民在签约家庭医生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签约居民选择家庭医生就诊或通过其转诊,享有优先预约就诊、慢病长处方、延伸处方等便利服务。

    市卫计委此番透露,自2011年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目前已覆盖上海所有社区,签约居民1027万,签约率44%.截至9月15日,两批试点已有1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开展“1+1+1”签约服务,已签约居民50余万人,签约量稳步提高,已达到5000人/天以上。

    有多位代表认为,因为上海三级医院各有特色,优势科目不同,“1+1+1”模式可能会限制患者需求。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保委委员马进就此建议相关部门,或可研究“1+2+x”模式的可行性。

    提高家庭医生综合素质


    早报记者注意到,多位上海市人大代表不约而同都提到社区医生的待遇、晋升通道等问题,在政策上对这一群体有所倾斜,以使基层医院也能留住好医生,居民能享受到位的医疗服务。

    在社区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上,市卫计委党委书记黄红表示,目前已探索建立全科医生能力评估实训基地,通过培训青年骨干带动整个社区医务人员能力水平的提高。此外,已有符合社区特点的职称评审办法,在学历、科研项目等条件上适度放宽,强化社区特点的技能和业绩考核。在针对多位人大代表关心的全科医生培养问题上,市卫计委也表示,在近年来的实践外,下一步还将鼓励上海医学院校均成立全科医学系,推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医学院校附属中心,提高社区家庭医生综合素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