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一位医生眼中的“奇葩”人和事儿

一位医生眼中的“奇葩”人和事儿

2016-06-24 21:56 阅读:1305 来源:法制晚报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助产士把婴儿抱到她面前,她一眼都不看

    助产士把婴儿抱到她面前,她一眼都不看

    这故事是妇产科的小护士告诉我的。

    那小姑娘没产检过,快临盆,几个男人送她直接入院分娩。一报年纪,十七岁半。问家属,男人中出来个中年黑瘦汉子,说是她爸。问男方家属呢?几个人各有答案,有说:“没得。”有说:“跑了。”那个自称爸的说:“莫管那闲,我们负责就是。”

    当时我们的儿科还没有暖箱,接这种产妇,总要预先和家属说好,如果生下来是低体重儿或者有其他问题,就赶紧叫救护车送陆总。

    那男的“嗯啊”几声,不当回事儿的样子,只是很关心一件事:“你们莫宰人啊,我晓得年轻姑娘伢不用剖的。让她自己生!莫为了想钱搞歪心思。”幸好那天产科主任不在,她最反感这类说辞,跟那男的吵起来也有可能。

    小姑娘很顺利地生了,助产士把婴儿抱到她面前,她一眼都不看,掉开脸一个劲儿哭。

    产后抑郁这些年频发,但像她那样,完全不喂奶,不抱孩子,就是脸埋在被单上不停哭,还是少见。更奇怪的是,她床边就没出现过女眷,就那几条汉子无所事事地晃来晃去。

    夜深入静,男人们都走了,她哭得同房的产妇无法休息,小护士们轮流劝她,才终于一点点探知真相:那个说是她爸的人,其实是继父。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后,母亲也去世了,她继续在这家生活,继父就肆无忌惮地奸污了她。随后,继父的两个儿子、外甥、侄儿也加了进来。这是她第一次怀孕,她也不知道孩子究竟是谁的。

    小护士们听了,一个个义愤填膺,不知道谁出的主意:“我们报警吧。”

    “110”接警后转到附近派出所,派出所有个小警察一直在追我们医院的一个小小护士,这样的机会绝不放过,小警察巴巴地专程跑来。听完她们的陈述,人家放下笔:“这……你们要告谁呢?”

    “告她继父*****!”

    “那是对十四岁以下的。她都快十八了。”

    “那也是***呀。”

    “***得有证据。像这种情况,很难说她自不自愿呀。”

    小护士们都快急疯了:“她怎么可能是自愿?”

    小警察一脸哭笑不得:“妹子们,这是法律,法律讲的是证据,是事实,不是‘可能’。”看他喜欢的护士一脸沮丧,他又找补一句,“不过如果她自己愿意告,这个孩子倒可以是证据。”

    小护士们再一形容那些人的体貌,警察更有一种“早晓得是他们”的不屑:“这些人,都是村里的无赖,惹不得。”对她们千叮万咛,“你们要做好人,也要注意安全。”

    小护士们去问小姑娘:“你想报案吗?”小姑娘光会哭,人使劲往被子里缩。

    难道就看她这样哭?小护士们动了恻隐之心:“我们给你凑了一点钱,你跑吧。跑到其他的地方,重新开始。”小姑娘还是拼命哭,不接钱,也不看她们。

    比较年长懂事的护士把她们拉到一边,说:“你们莫瞎劝她了。她能跑哪里去呢?没手艺、不认识人,就算去到外地,还不是当……”自己一缩舌头,把其他的话咽回去了。

    小护士们说:“我们想不通。”

    想不通的事多了。

    顺产的住院时间不过三天,三天后,那一群男人来了,把她和孩子接走了。

    不知道小护士们凑了多少钱,也就是一两千吧。

    最热的三伏天,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一个人昏倒在路上

    老太太是被“110”联动送来的,最热的三伏天,她一个人昏倒在路上,四肢抽动。路人打电话报了警。这类病人,“110”通称“路倒”.

    急诊室做了脑CT,没发现啥。毕竟年纪大了,首先考虑中风,送病房来了。

    我去看病人。病房内老式空调嗡嗡作响,略有点凉意,隔着窗帘,还能感觉到太阳明晃晃的,照得人烦躁,室外怕是有四五十度吧。老太太直挺挺地躺着,双眼紧闭。她总有七八十岁,一脸皱纹,像个核桃。穿的还清爽,只是双手脏兮兮的。

    看她脸上红扑扑的,一摸果然发烫,呼吸急促,皮肤绷干,一丝汗都没有——肯定是中暑了。我连忙通知护理部紧急处理,一边自言自语:“这大热的天,跑出来干啥?是哪家老人走丢了吧?”

    一旁的警察搭话了:“不是的,她是拾荒货的,就住这附近。”

    “你怎么知道,你认识她?”我吃一惊。

    “我哪里认得她。发现她的地方就在家乐福门口,身边一袋子饮料瓶,看车的说她天天在那捡瓶子。”

    傍晚时分,家人找来了,穿着体体面面的一大家子,奶奶妈妈地围着叫。说邻居看见有个老人被“110”救走,通知他们,一路问过来的。

    我问他们:“怎么让老人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面捡垃圾?”

    一位中年偏上的男士为难地说:“医生,你莫误会我们。我是老大,下面四个弟妹,哪个条件也都蛮好的。随她挑跟哪个过都可以的。老娘偏要一个人过,说心理舒服。也行,我们每个月给她两千块钱,还找了个钟点工每天去一下。她偏要捡渣滓,说有手有脚,还能动,就是不能闲在家里当废人。”他摊摊手,一脸无奈。

    那一大家人齐声附和:“就是,把房子造的呀,垃圾场一样。隔段时间必须找人清了全扔出去,还得给钱,还得骗她是卖了的。”

    这时老太太醒了,挣扎着要坐起来。一家人全拥过去,七手八脚、七嘴八舌地拦她。老太太急得要命,比比画画和他们说些什么,方言太重,我听不懂。

    过一会儿,她家里人尴尬地问我:“医生,您知道她捡的那些瓶子在哪里吗?她……非要去找回来。”

    总不可能“110”把瓶子也送到医院吧?幸好警察留了电话,打过去一问,他倒爽快:“寄存在看车师傅那里了。跟他说好了,好了再去拿。”

    他们赶紧安排一个孙辈去取,那年轻人一边出门一边咕哝:“这热的天,油钱抵得瓶子百把倍了。再停个车,不得了。”一个中年妇女,大概是他妈,警告地打了他一巴掌。

    我赶紧跟他们说:“瓶子不能放病房,你们带回家去。”

    没两天,老太太出院了。出院前,我别着口音跟她说:“婆婆,天太热就莫去捡渣滓了,生病又麻烦了。”也不知道她听懂没。

    隔天路过家乐福,果然看见她,拎个塑料袋,看到谁手里有快喝完的饮料瓶,就跟在人家后面转。有人看她年纪大,没喝完也顺手给她。她就去下水道倒赶紧,再把瓶子踩瘪,放到编织袋里。

    “得这么重的病没人管,净当劳动力使了”

    安静的走廊上,突然传来一片嘈杂声,我想:是谁对医疗服务不满意在扯皮呢?

    熙熙攘攘拥进来一群人,一个太婆,两个妇女,各抱着个尖声号叫的孩子,任孩子在自己身上拳打脚踢,只顾聊天,后面跟着一个恹恹的老爷子。

    太婆挥着挂号单冲我嚷:“是不是在这里看病啊?这大个医院,到处找。”

    我心想:“不是到处都有指示牌吗?”懒得开口,伸手接过单子,还真是心内科的号,问:“谁是病人?”

    太婆扭头喊:“快点,医生叫你呢。”

    老爷子慢慢走过来坐下,脸色苍白,还没开口,有个孩子已经伸着手叫起来:“爷爷抱,爷爷抱。”跟着另一个孩子也叫了起来。

    两个妇女应该是孩子的妈妈,各自啪啪地打了孩子几下,吼道:“吵归吵,没看见爷爷生病了。”两个孩子哇哇地哭起来,太婆和妈妈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教训孩子。老爷子看了他们一眼,开口想说什么,又忍住。

    我有点不耐烦了,说:“你们小点声儿,病人说话都听不见了。”她们倒还好,一起转移到走廊闹去了,诊室一时安静下来。

    我问老爷子,怎么不舒服?

    老爷子说,他前几天就胸闷气短,在药店买了药吃不管用,今天没有力气,走不了一百米就有要倒的意思。

    我一听不敢怠慢,简单做了体检后,便开了检查要他做,告诉他:“可能需要住院。”

    老爷子有点儿犹豫,说家在外地,到本地照顾孙子,怕不能住院。

    我说:“先检查,没大碍我就开点药你吃,有事儿再说。”

    老爷子点点头出去,听见门外太婆的大嗓门:“搞完了没?说你没得事吧。快点,吃酒要开始了。”听不见老爷子说什么,吵闹声就渐行渐远了。

    我松口气又担心起来:别没看完病就去赴宴吧。还好,随着喧哗叫闹,老爷子拿着检查单回来了。我看检查报告,老爷子规规矩矩坐在我面前,担心地观察我的表情。他的家人都挤在小小的诊室内,哄孩子的哄孩子,聊天的聊天。

    果然如我所想:老爷子的病很重。我凑近他大声说——实在太吵:“您有心脏病,需要住院,别耽搁。”

    话音未落,太婆已经叫起来:“那可不能住院,家里还有事要做。”

    两个妇女也接口:“是啊,我们都要上班,孩子没人带,医生你开点药吃就行了。”

    孩子一看大人转移了注意力,又开始嚷着要爷爷抱,一个孩子猛地挣脱下来,拽住爷爷。老爷子没说话,只牵着孩子的手把他搂在怀里。

    我真心受不了,也顾不得当着病人的面,很严肃地说:“你们知不知道,他的病很严重,这样走出去很可能会倒在路上的,你们是他什么人?”

    她们一时都噤了声,对看了一眼,一个妇女说:“他是我爸爸,我俩是姑娘,她是我妈妈。”我心下有气:这哪里像亲生的?还是耐心解释了病情,开了住院证,要她们去住院部办手续。

    一群人刚刚出了门,我就听见打电话的声音:“你说急不急人,约好去韩国玩的,我爸这节骨眼上病了……”

    坐在门外等了好久的病人进来坐下,开口第一句说道:“刚才那个老爹爹挺遭罪的,得这么重的病没人管,净当劳动力使了。旧社会的长工还没得这老的。”

    我也有同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