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境旅游持续升温。去韩国整容,去日本体检,去印度做心脏手术,去北欧疗养身体……除了观赏不一样的自然景色,领略千姿百态的异族风情,游客出境旅游又多了一个新的目的:医疗。先进的医疗水平、舒适的服务体验是出境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亮点。去国外看病价值不菲,国人为何甘愿“烧钱”?或许公立医院的态度让很多人宁愿远渡重洋去“花钱买服务”.
比普通旅游贵5到6倍
整容首选韩国,日本的体检最精确,印度是心脏手术做得最好的地方,看牙得去匈牙利……在网上搜索“医疗旅游”,能看到各种机构代理出境医疗服务的广告。出境游日益普遍的今天,观光购物只是最基本的目的,体检、养生、美容、治疗也成为游客的需求。
只去境外治病,没时间看风景,也算医疗旅游吗?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认为,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只要产生了位移,都属于旅游的范畴。“出境看病得***件、买机票、订酒店,一路的衣食住行都和旅游有关,而且如果有亲友随行,也会在当地逛一逛。”
“出境医疗旅游的发展,其实是因为我们的游客有了更多元的旅游需求。”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彦锋说,先进的医疗水平,舒适的就医环境,还有实惠的价格,都有可能吸引游客踏上出境医疗的旅途。“比如大家都知道韩国整容业发达,所以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会选择上韩国整容。还有,有的国家可能某一类药品或者疗法没有采用专利保护,因此价格比较便宜,也会有人想去。”
目前,提供医疗旅游服务的,以旅行机构和医疗中介机构为主,不过数量并不多,类型也多集中在体检上。以治疗为主的服务则多由医疗中介机构提供。有些项目前半段体检、后半段游玩,价格比单纯的休闲游贵出5到6倍,至少3万元起。“美国体检之旅”价格接近20万元。
出境医疗旅游,最担心的便是发生医疗事故。关于赴韩国整容失败的案例,此前已多有发生。但往往因为跨境、游客不熟悉当地情况等因素,处理结果很难令当事游客满意。
消费者在准备出境就医时,一定要仔细做好功课,查看医院具体情况。最好在多家旅行社中进行对比。而且,游客的各种需求都要详尽地落实到合同中去。
国人为何愿意“烧钱”?
中国人到美国看病,且不说旅途劳顿,光是医疗费就比国内贵得多。这笔钱花得究竟值不值?有人认为不值得。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疑难重症多,医生练手的机会也多,临床经验比较丰富。尤其是在一些高难度手术上,中国医生的水平甚至超过美国医生。所以,舍近求远去美国看病纯属“烧钱”.
中国医生的整体素质并不低。但是,现代医学的核心是团队协作。目前,中国医生更喜欢“单刀赴会”,而忽视了科室之间的协同作战。其实,“一把刀”固然重要,但其作用只体现在手术环节。如果术前和术后成为“短板”,必然影响整体疗效。而美国既重视单个医生的技能,更重视团队协作。因此,在整个医疗“机器”中,每一个“零件”都在围绕病人高效运转。其结果是,同样的手术,美国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中国,病人术后康复也较快,这是中美医疗的最大差距。
除了技术方面,中美医疗的差距还体现在服务上。在中国医院看病,很多人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服务态度是永远的“槽点”.即便是三甲医院的特需服务,体验感也不好,病人普遍缺乏尊严。我国患者抱怨最多的就是非医疗环节。由于服务跟不上,即便手术做得很成功,患者的心情也不舒畅。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公立医院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不缺患者,缺乏竞争意识,不太在乎患者的体验感。很多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无论服务好坏,病人都如过江之鲫。医院即便不改善服务,也能活得很滋润。因此,傲慢与冷漠,成为公立医院的一大“特色”.这也难怪很多人宁愿远渡重洋去“花钱买服务”,也不愿在中国的医院里“花钱看脸色”.
那么,如何才能把病人留在国内呢?出路就是深化医改、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让基本医疗与高端医疗比翼齐飞。没有竞争或者竞争不充分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公立医院自身的运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低于民营医院。效率低了,怎么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部门应加快推进医生自由执业,给民营医院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医疗行业的良性竞争。当国内有了“货真价实”的高端医疗时,“出国看病热”必然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