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医务处长兵分两拨 激辩伤医事件害了谁

医务处长兵分两拨 激辩伤医事件害了谁

2015-10-24 19:27 阅读:1582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又一则伤医消息震惊医疗圈。10月23日凌晨,广医三院住院部八楼病区发生一起恶性刺伤护士事件。被刺伤的程护士年仅28岁,在骨科二病区值班时被一名住院患者持刀刺伤。 伤医事件屡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医患本是一家,为何和谐的关系逐渐演变为冰冷的***和恐

    又一则伤医消息震惊医疗圈。10月23日凌晨,广医三院住院部八楼病区发生一起恶性刺伤护士事件。被刺伤的程护士年仅28岁,在骨科二病区值班时被一名住院患者持刀刺伤。

    伤医事件屡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医患本是一家,为何和谐的关系逐渐演变为冰冷的***和恐怖的鲜血?在频频发生的恶性伤医事件中,医患哪方是受害最深者?

 



    在10月23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上,特设一场深度剖析伤医事件的辩论赛。辩论正反方均来自大型三甲医院,大多为医院医务处处长,也有宣传部门负责人。双方就伤医事件中谁受伤最深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其中,正方的观点是在伤医时间中医护人员受伤最深,因为患方是施害者,医护人员是受害者;反方则指出伤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最终伤害更多、更深的肯定是患者。

    到底谁受伤最深

    正方: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尤其是暴力伤医事件。伤医伤的不仅是身体,更重要的是伤了医护人员的心,以及他们对患者、治疗的人道主义精神。虽然伤医越来越多,但我们的医生是有职业道德的人,我们的医疗服务仍在不断进步。

    但是现在医护人员成为了宣泄对象,没有得到尊重。伤医事件对整个医疗界的心理也起到一些伤害。很多励志成为医生的年轻人,也失去了他们对这个行业的信心。医护人员受苦可以忍受,但不想失去生命。

    反方:伤医最直接地伤害了医护人员,长期以往伤害的是医患关系,而最终受伤害最大的是患者。虽然正方一直在反复强调施害者是患方,但他们只是很小的个体,我们认为真正的施害者仍然是体制。

    受伤是一种不公平感。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患者不是一个***的阶层,包括医生在内的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患者。而患者可能比医生这一群体更具有被伤害的机会,而且可能心理上的伤害更大一些。

    医务人员需自省

    正方:不公平感不是由医护人员造成的,也不是由医疗行业导致的。伤医不仅伤害了医护人员的身体,也伤害了他们慈悲的心理。医护人员虽然受了伤害,但仍有共识,在忍辱负重中前行,医疗的技术能力和水平还在不断提高。

    反方:伤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深层次分析,涉及社会**。但是医务人员也要从自身份析是否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是否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及有效沟通。有时,医院也比较强势,使患者投诉无门,**也不受理,患者没地方发泄,是导致他们在门诊对医护人员施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方面加强防范

    正方:伤医案的施害方共有三类人:精神病患者、极端权力者以及极端贫困者。完全没有任何办法禁止,所以伤医事件没有最终。尽管现在环境很糟糕,但不是我们造成的,我们也改变不了体制。其实,医生不想受到伤害,想为患者提供更多服务。我们只希望借助自身的力量,使未来的伤医事件变的更少,防止医生受到伤害。

    反方:如果我们给医患**定性,它是一种敌我矛盾吗?显然不是,它是人民内部的矛盾。而医患共同的敌人是疾病。

    正方: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伤医事件的防范认识,最基础的防范应该是三句话:规范的诊疗、完善的技术和充分的方案。而且我们要主动防范,找到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的警察。如果说伤医是群体伤害,那么当整个体系崩塌的时候,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医生。

    反方:其实很多伤医事件都是突然而来,事发时也有保安在现场。说到底,伤医事件要倒逼我们的医疗体制改革,包括医疗人员的服务态度在保护自我的环境下不断改进。只有当我们的医院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只有当医患双方都改进自己的前提下,医患关系才能有所缓解。

    点评:医患关系本该在同一条船上同舟共济,双方是焦不离孟的关系,为何现在演变到让人如此痛心的地步?是体制、人的心态有问题、医患沟通不够、医生态度差?或许以上原因都有,是由综合性因素导致的。但无论如何,在伤医事件中,医患双方都是受害者,因为双方的信任关系已经在逐步瓦解。

    在现今环境中,医疗机构在做好防范工作的同时,也应该逐步建立有效的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渠道,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服务。另一方面,患者教育也很重要,其中媒体的力量不容忽视。

    归根结底,改善医患关系、使医患和谐相处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双方齐心协力,打败共同的敌人——疾病。

    备注:所有观点为辩论赛赛制所需,不代表辩手个人观点。

    附:辩论赛参与者名单

    主持嘉宾:

    孙 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医务处处长)

    参加辩论的人员:

    王惠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务处处长);

    袁建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务处副处长);

    廖志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统战部部长);

    钱招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务部主任)

    张秀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务处主任)

    杨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务处副处长)

    蔡辉(甘肃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

    麻晓鹏(深圳儿童医院医务科副科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