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写给医生:保护自己 从“话疗”开始

写给医生:保护自己 从“话疗”开始

2015-07-24 09:19 阅读:1035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从医生角度来说,多解释、多安抚,是医德的体现,更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方式

    从医生角度来说,多解释、多安抚,是医德的体现,更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方式

    看**片,总能看到警方借助案件线索给犯罪分子画像,有助于锁定嫌疑人。

    那么,如果给暴力伤医者画一幅肖像,会是什么样的呢?蛮不讲理、流里流气?

    事实上,综合媒体报道中的案例加以分析,伤医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强势伤医者,这种人往往有一定权力,平时就爱颐指气使。到了医院,什么?居然不第一个给我看病?怎么恢复过程这么长?脑子里的场景没有切换过来,还是一副老爷嘴脸,当特权思想落空时,体内邪火就乱窜,一个爆发就做出了伤害之举。对待这种人,该曝光曝光,该惩处惩处,不可选择性执法。

    但现实生活中,不少伤医者并非强者,反是弱者。他们可能是看病花光积蓄的老汉,可能是病魔缠身的小伙,总之是大家眼中的老实人。

    这类人在社会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平时性格上就有一定缺陷,容易产生错误的归因心理,把病痛的根源归于医生水平差或是不上心。一旦不善于疏导其不良情绪,突然把火撒在医生身上,就是悲剧。

    如何对待这种弱势伤医者呢?首先要明确,不能说“你弱你有理”,依法严惩是必须的。生活中的不幸、社会资源获得的匮乏,都不能成为伤医的理由,自身的不幸也不可能通过对他人造成不幸而终结。但要注意,这类伤医者更具隐蔽性,甚至有的不计成本,造成的直接后果和社会影响十分严重,严惩之外还更应有疏导的策略。

    从医生角度来说,应该讲点说话艺术,多解释、多安抚,既是熄灭可能的暴力之火的好防卫术,又是一种“话疗”,可能就在无意间安抚了一颗躁动的心,避免了一起悲剧的发生。

    对于医院来说,出现了行为上有偏执倾向的患者,要高度重视,尽量早做预防。当然,从长远看,相关部门也应做好兜底,对符合要求的困难患者纳入社会救助渠道。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