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发生在湖南湘潭的产妇死亡事件是典型的手术室人文危机。在这起事故中,栓塞的不只是羊水,还有医患沟通;失踪的不是医生,而是医患信任。痛定思痛,我们需要怎样的手术室文化?如何把神圣肃穆的场所精神与至精至诚的专业精神融入手术的全过程,将道德信任、人格信任、技术信任植入患者心中?
医院手术室每天上演的真实一幕
在医院手术室门口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人头攒动中,家属或站或坐,或蹲在地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一丝淡淡的愁容。手术室的大门上贴着“1——9号手术间”,下方写着“工作人员及手术家属止步”的字样。无论何时,只要手术室的大门被推开,那些或站或坐或蹲的人们纷纷起身往门口跑,想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家人动完了手术。偶尔还有等不及的家属悄悄把门拉开一道小缝,探着头往手术室里看。
不一会儿,一间空手术室的门被打开了,一位患者被推进手术室。“千万别有事啊!”患者的某位家属说着,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儿。“医生说他(她)有高血压,手术有风险,吓得我不敢签字。可不签字人家不给做手术,不做手术只会越来越严重,我怕得不行!”患者家属用一只手挡住嘴,向旁边另一位患者的家属低声询问:“我想问你个事,你给主刀大夫送红包没?我给人家送他没要,要是他不好好做手术可咋办?”“红包只是家属求心理安慰,医生不会因为你给了红包就超水平发挥,也不会因为你没给红包就不好好做。术前他只是把最坏的情况告诉你,我们都别担心,应该不会有事!”两位患者家属使劲握了握手,像在自我安慰。
不久,一位患者被推出了手术室。他的众多家属蜂拥上前,有人推病床,有人高高举起液体,有人用毯子给他遮头,还有人拎着马扎。
手术室是有故事的地方,也是容易滋生暴力的地方
手术室是有故事的地方,也是容易滋生暴力的地方。这背后掺杂着林林总总的误读与误解,譬如手术室乌托邦:患方期盼术到病除,病灶被切除,危机被解除,必须立马取效,尽快康复。这里还很容易产生手术室幻觉,如迫害幻觉、不公平对待幻觉、责任事故幻觉、过度医疗幻觉、拿自己做实验幻觉、实习医生试手幻觉……进而引发手术室敏感,如疼痛敏感、药物敏感、麻醉敏感、服务感受敏感;导致手术室躁乱,如疗效迟滞躁乱、求偿躁乱,甚至发生手术室残暴,伤医毁院。
医患冲突的血案不少都发生在手术室里,一部分可归因于技术危机,如失血与输血危机、麻醉意外等,另一部分则应归因于人文危机,如手术失败后的绝望、与手术相伴的剧烈心理颠簸及心理休克等。
手术不仅是技术事件,还是精神事件
将待做手术的亲朋好友推到手术室门口,那一刻是什么样的心情?自己生病被送到手术室门口,和亲人道别那一刻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一位年轻的母亲述说了自己的心声:“手术室是一个令人伤心和恐惧的地方。我作为病人被推进手术室有两次经历,一次是生宝宝,另一次是做一个微创手术。临进手术室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紧张、不安。当然,送自己的孩子进手术室的心情,比自己做手术还要难过。我宁愿被推进去的人是我,而不是他。试想,大人也只能勉强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心理准备。对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这一切是多么恐惧、无助?离开亲人,被一群身穿白大褂的陌生人按住,身边围绕着冰冷的器械和仪器……”
鉴于手术室冲突高发的情况,一些医院在尝试“围手术陪伴”.手术前期即由社工、医护、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对手术家庭及患者进行全时陪伴,在陪伴中与患者及家庭进行有效的深度沟通,消除手术顾虑,知晓手术风险,理解手术的多种转归及手术意外的可能性。手术中对手术者及家属进行抚慰与陪伴,及时告知术中变化,实施有效的心理减压、情绪疏导。进行手术后的陪伴,解读术后综合征、术后并发症,辅导其身心如何转入康复期,解读意外发生的原因,抚慰受伤的灵魂,化解医患矛盾。
这是一项沉重的观念转身,医生、护士从救治者变为陪伴者。在手术各期,医患双方都必须告别倔强-干预模型,坦然接纳姑息-顺应模型。医护人员不是刀起病除的救治者,也不甘做一半无奈、一半敬畏的见证者,转身成为有德、有灵、有情的陪伴者,通过叙事(谈话)方式完成生命救渡的使命。因为手术不仅是一个技术事件,还是一个精神事件,一个认知生命、理解生命、彻悟生命的精神升华仪式。
我们需要怎样的手术室文化?
作为一名医生,不仅需要不断改进、优化手术流程与服务,创造新的术式及效能,同时也需要抵达临床医学人文化、人文关怀精细化的境界。人性化是什么?就是顺应人的基本趋向,而不是逆向指责(拉牛鼻子,而不是扯牛尾巴)。从生理层面来讲,人总是趋于快乐而不是痛苦,所以要创造快乐的场所氛围。从心理层面看,人总是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查房中需多表扬、多鼓励。从灵魂(精神)层面,人总是憧憬长远的人生目标而不是虚度一生,所以要通过典范来阐发人生意义。
美国著名医学家、人文主义者奥斯勒指出:作为医生,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在看病人时,应当坐下来,哪怕只是30秒钟,病人会因此而放松,更容易交流思想,至少会感到医生愿意花些时间对待他的病人。这是医生的基本哲学。目前,欧美各国医学界已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许多大学的医学院和临床医院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和实践训练,以促进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医学需要人文精神。
通过手术室叙事,医护对于“共情”有了新的认知,继而去探索——怎样的语言最能抚慰患者及家属?怎样的接诊语最温暖?怎样的查房语最得体?手术中患者失语时应该如何沟通?怎样的术中术后肢体语言最让人感动?抚摸手心、手背,抚摸额头,抚摸脸颊,拍肩,浅拥抱……这些手术流程中未提示的非技术,恰如一把梯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顺着它爬上去,抵达人性的新高度。
医师节本身是好的,希望不要成为形式,更成为医生的一种负担,各地医院为了迎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