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如何改变医生严重流失的现状?

如何改变医生严重流失的现状?

2014-10-24 16:11 阅读:2287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中国的医疗资源本身处于高度短缺,而近年来医护人员的加速流失,加剧了医疗领域的供需矛盾,使得患者更加难以获得满意的就医体验。医护人员纷纷转行,原因何在? 光环背后的真相 今年8月,杭州市社科联公布了一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医生以55

    中国的医疗资源本身处于高度短缺,而近年来医护人员的加速流失,加剧了医疗领域的供需矛盾,使得患者更加难以获得满意的就医体验。医护人员纷纷转行,原因何在?

    光环背后的真相

    今年8月,杭州市社科联公布了一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医生”以55%的高票登上人们心中最理想职业榜首。在最受欢迎专业里面,医学排在第一位。

    可事实上,医生这个行业远没有外人看到的那么光鲜,其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现在医院里年轻医生的流失非常严重,很多医生都去当医药代表,卖医药器械去了。

    由于待遇等多方面因素,大医院的医生数量尚可维持。虽然医生离职转行已很常见,但还有大量较低层级的医院医生转入大医院行医。目前中国医生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中小医院医生短缺的现象尤为严重。

    如是一来,中小医院医生流失,诊疗水平下降——诊疗水平下降,民众更加不信任小医院,转往大医院——大医院病人多,效益好,待遇好——中小医院医生继续流失。而在这样的循环中,大医院的医患比持续走高,当医生面对如此之多患者的时候,没有办法同患者做细致的沟通。

    与此同时,护士行业的短缺也愈演愈烈。在国外,医生护士比是1:4,好的医院甚至达到1:6.美国一个护士的收入,一年可以达到4到6万美元,美国医疗经费占到GDP的16%,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包括医护人员工资在内的人力成本。

    而在中国,医院为节约成本,都少聘护士。中国的医生和护士之比仅为1:0.8.护士作为医疗的最前线,地位十分重要。但现在医院护士数量少,也成为导致患者医疗体验差的重要原因。杨进刚分析说,在中国应该有很多因病人病情变化未能得到及时发现而产生的不良医疗后果,这实际上就是护士不够造成的。

    除了不满恶劣的从业环境和较低的工作待遇,现有的僵化晋升体制也是导致医护人员流失的一个因素。现在的考核机制对论文、科研等各方面要求很多,让医生疲于奔命,因而晋升体制应当简化。现在护士晋升的途径太辛苦,每一年都要求继续教育的学分,中专毕业的还要提高自己的学历,有的晋升还要求发表文章,这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现在护士待遇低,很多人便索性改行去做医药代表,或者去考公务员等等。

    “养放”结合,留住医生

    医院人才的流失,最终将导致国家医疗水平发展滞后,群众健康难以保障。廖新波认为,留住医生要从两个途径入手:一是“养”医生,给医生提供合适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二是“放”医生,给医生提供自由流动的空间。

    首先,加强基层医院建设。大型公立医院扩张,上万张床的医院陆续出现,相比之下,基层医院发展明显落后,有些甚至连最基础的设备和技术都没有普及。这样的医院很难留住医生。

    其次,提高基层医生待遇。培养全科医生的理念是好的,**也一再鼓励医务人员去基层。但事实上,“鼓励”不如“吸引”,应按照市场规律在待遇方面提高吸引力。如广东河源**正在落实每月给基层医院医生发放补贴的政策,以此留住人才。

    第三,宣传引导老百姓改变观念。基层医院发展最关键的是人才和技术,但只做到这两点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老百姓改变观念,认识到基层医院就能解决大部分的疾病。同时,大医院门诊应被限制,比如只解决疑难杂症,感冒等小病不得报销等,以此督促大家去基层医院看小病。

    第四,纠正医院创收行为。医院以创收为目的,必然会带来过度医疗,医生价值也无法得到真正体现。建议将医院收费分为两个部分,医生诊疗费按5年一档区分,医院收费按不同级别区分。年资越高,收费越高;医院级别越高,收费越高。

    最后,打破医生体制观念。目前,医生良性流动的一大阻碍就是体制,很多公立医院医生觉得体制内的工作是铁饭碗,担心离开体制后,就很难再进入,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等申请也会受到影响。这种现状急需改变。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