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内容简介:
2009年,ATA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作出内容更新,包括甲状腺结节初诊方法、细针穿刺活检临床及影像学适应症标准、细胞病理检查结果判读和良性结节的处理。在此基础上,2010年NCCN甲状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专门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分期诊断、手术与辅助治疗等问题作出变更。2012年初又有细则更新。
《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内容预览:
甲状腺结节是最常见的体表肿物之一。发病率受检查手段、被检人群生理特点及环境因素影响。ATA及NCCN指南均推荐初诊甲状腺结节患者影像检查首先选择B超。而病史、体格检查、促甲状腺素(TSH)检查及131I显像是甲状腺结节评估的综合依据,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现已明确,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男性、年龄<15岁或>45岁、射线接触史和一级亲属甲状腺癌家族史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具备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详细检查和定期随访。
甲状腺B超检查需要明确结节是否与临床发现的结节相吻合,结节大小、数量、位置、形态、活动性以及颈部淋巴结大小、质地、范围和融合情况也应进行描述。B超检查的一些特点提示甲状腺结节的恶性可能,如结节呈混合性回声、结节内血流丰富、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和细小钙化影。
对于有压迫症状的肿物、巨大结节或胸骨后甲状腺结节,指南也推荐选择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及131I显像是进一步确定肿物功能状态及评估恶性可能性的方法。研究发现,TSH水平越高,患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风险也越高。若TSH低,应行131I显像并重视其中的温结节和冷结节。
点击下载***:《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本共识意见(草案)依据我国胰腺囊性肿瘤的最近研究,并参考国际相关指南和研究...[详细]
在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占所有癌症的第四位,而死亡率为第二位。2012年估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