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基本药物招标安徽模式被指致“药价虚低”(2)

基本药物招标安徽模式被指致“药价虚低”(2)

2011-10-24 10:19 阅读:22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不久前,卫计委有关官员在回应鱼精蛋白断货风波时表示,鱼精蛋白目前不在307个基本药物目录当中,但基 本药物里的一些品种在临床上也出现了短缺情况,许多地方反应,一些药品特别是价格低廉、临床用量比较小、生产起来利润又很低的药品,按照省级招标采购这样 的基本

    基本药物成品牌药企鸡肋

    面对各地陆续开展的基本药物招标,品牌药企的态度从最初的抵制观望,到小范围试点,再到现在的降价竞标--牺牲利润,跳水保市场。

    广州某知名药企投标负责人表示,这种低价竞争的范围,从过去的低端企业为主,发展到现在,品牌企业也被迫参与进来。“有些企业的库存压力很大,这样的话,即使赔钱,也要降价中标、处理库存。他们的心态是,处理一年是一年,希望明年政策有所改变。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品牌企业参与竞标的另一种方式是,拿自己的非主打产品,狠降价格抢占市场。一位业内人士对此举例说:”好比赛马,反正不强调马的质量,拿自己快死的马,把其他家的好马赶走,先占领市场再说。

    广东万年轻制药公司消瘦总监邢晓幕告诉记者,该公司主打产品消炎利胆片在安徽是赔钱中标,目的在于保住这个具有指标意义的市场,但整体会限制产 量,基本维持在现有规模。“在目前的环境下,对品牌企业来说,基本药物如同鸡肋,既舍不得放弃,但又实在没有扩大生产的动力。

    一边是原材料的轮番涨价,一边是药价的不断降低,药品生产企业可谓举步维艰。西安高科陕西金方药业公司董事长杨进告诉记者,因为赔钱太多,企业目前已经暂停5个中药基本药物品种的生产线,但为了保证员工上班,目前还在勉强维持5个西药基本药物品种的生产。

    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利润增幅急速下降。全国医药制造业上半年累计利润总额达656.68亿元,同比增长21.67%, 但与2010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增幅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其中,医药类上市公司前5个月的利润总额增幅为18.5%,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 69.2%。

    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一些品牌药企对基本药物态度消极,已开始转向保健品领域。

    在药企利润不断压缩的环境下,对于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的担忧不绝于耳。2011年5月,靠低价在多省中标的”普药大王“四川蜀中制药被曝涉嫌虚假 投料,被药监部门收回资质证书。随后,国内医药行业六大协会联合向主管部门上书,要求完善”双信封“制度,增加评标的质量权重。

    统一定价是不是良方

    2011年8月中旬,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召集25家企业,召开基本药物全国统一定价座谈会。这被业内视为主管部门对安徽模式的重新审视,意在寻找一种能够兼顾质量与价格的药品定价方式。

    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年内将会选取41种”多次招标、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的基本药物进行统一定价试点,并将逐步扩展定价范围。

    对此,上述知名药企投标负责人表示,企业希望有一个能够止跌的全国统一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评标将主要考虑企业的品牌、质量、信誉与服务,这当然对大型品牌企业有利。但如何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统一价,定价是从低还是从高,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从低定价的话,可能会选取目前的较低中标价,实际上确认了目前的”药价虚低“,对改变品牌企业的困境没有意义。而且,如果将药店终端也纳入统一定价的范围,这将意味着进一步拉低价格,对主销区在药店的普药品牌生产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从高定价的话,与目前的中标价相比,意味着大幅涨价,将令相关部门难于担当,制度推行势必遭受巨大压力。

    这一看法得到众多业内人士的认可。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认为,企业面临困境的当下,全国统一定价让企业看到了改变的希望,但这一政策操作起来的确有难度,而且因此会丧失市场调节的作用。

    有业内人士担忧,统一定价推行后,基本药物招标将由目前招价格变成招资质,如何界定资质也是一个难题,各省招标照顾本省企业的地方**会否借此抬头?

    西安高科陕西金方药业公司董事长杨进强调,**必须做好药品质量保证体系,给企业一个保证产品质量的价格,不能让企业陷入”中标慢死,不中标快死“的两难境地。

    事实上,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设计之初,即拟实施药品统一定价,后来因为一些企业反对,认为缺乏评判依据、有失公平,才没有实施。面对低价竞标的 弊端,此次重提全国统一定价,该政策能否顺利推行,业界正处于观望之中。”品牌药企和低端药企的利益难以一致,基药招标现在处于负重前行的状态,具体怎样 完善政策、协调利益,行业内也是众说纷纭。“一家药企负责人表示。

    长期专注卫生巾济学领域的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则告诉记者,他不看好全国统一定价的方向,”药价的问题,必须改革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适当提高医疗服务费用,降低药品服务费,单独调节药价本身,难以解决问题。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