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单纯是医术高,经验丰富。最重要的是“学会说话”!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基层的医生都是直接的与患者面对面接触,每一句话都非常的重要,会说话,怎么样的去说话,确实值得我们大家认真的学习一下。我在实习的时候,指导老师就常常提醒我们的,可是我们确无动于衷,没有重视医生怎么样的去学会说话,现在才发现当年老师说话的真正意义所在。
我在医院实习时,有一天在门诊值班,来了一位“腹痛的患者”我当时就问:你怎么地了?患者答:“我肚子疼”,我说你腹痛多长时间了?患者当时很怀疑的看了我一眼,说:“我是肚子疼啊”我说:“我知道你腹痛的”,我又问:“腹泻”几次啊?患者答:“我是肚子疼”我说我知道的啊!交流了一段时间后,我还是没有问出来什么的,这时,指导老师就过来了,【老师是中国医科大学的消化内科教授】平时对待我们这些学生是非常严厉的,老板着脸和我们说话的,可是,一看见患者啊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当时不理解的,心理说老头子真能装啊!我站在老师的身后看着老师给患者看病。老师用非常可亲的话问患者:“你哪儿不舒服了”?患者说肚子疼,老师 哦了一声,随后又问是肚脐?还是“心口儿”啊?患者说是下边,老师又问:“拉稀没有啊”?患者答:“一夜去了茅房6次啊”!老师说:“你在家吃的什么饭啊?”患者说是剩饭没有舍得倒掉,老师说:“不要紧的,你得的是:“急性的拉肚子病”吃一点药 多喝点开白水就会好的。患者当时就高兴了,左谢谢!右谢谢老师!满意的去药局领药了。就这样的一个小事情,我当时确没有弄得这么痛快。后来,老师在指导我们的时候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大家,在接待不同患者的时候要用不同的语言去问诊,比如,患者是老年农村人,你就要用符合患者年龄的语句去问,要用通俗易于患者明白的土话方言区问,不要用那些医学的术语去问,比如“你哪不好受了,拉肚子没有啊,咳嗽有粘痰吗?等等。老师说:一个合格的好医生除了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以外,还要懂得各地区的方言土语,各年龄段的说话习惯,各地区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还要有察言观色的能力,知道患者要表达的意思,一定要用帖近患者的心态,嫌弃患者脏【除了必要的防护】把你医生的架子放一边去,你就是患者的亲人孩子家长!只有这样患者才放心贴近你,愿意把病情详细的说给你听,你才会不误诊误治。某种程度上说是你在求助患者,而不是患者求助于你。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